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进要闻
苏静委员在安徽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浏览:2899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1/01/27 【字号

  苏静委员在安徽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共建合肥经济圈  构建安徽发展核心增长极》的大会发言。以下为发言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部六省都在规划并全力打造“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但合肥作为省会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目前在体量和影响力上明显不足,对周边辐射作用也十分有限。“十二五”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机遇期,为进一步推进合肥经济圈加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规划先行。要以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以及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的“四同四联”为目标,科学谋划编制《合肥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重点要编制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等规划,并尽快报批实施。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市场体系等专项规划也要尽快出台。圈内五市的“十二五”规划要主动与合肥经济圈规划进行衔接。
  二、推进内外结合。对内,发挥合肥在会展、金融等方面优势,推动优势互补,发挥集聚效应;对外,利用整体优势,联合谋划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借助合肥经济圈这个平台,争取大政策、大项目、大招商,以提高影响力,尽快进入国家区域布局视野。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促进核心城市产业向高新化、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周边城市要建立主导产业配套加工和生产制造基地,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三、推进交通对接。坚持“立体化、一体化、轨道化”,着力于“破瓶颈、畅通道、建网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铁路、公路、水运和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合肥为枢纽,淮南、六安、巢湖以及桐城为重要节点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合肥为中心,加快东向巢湖、西向六安、北向淮南的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以及合巢、合淮206国道的升级改造,积极谋划推进圈内各市县通往新桥机场快速连接线,加快实现圈内“一小时通勤圈”。
  四、推进产业发展。要积极培育产业集聚区、大型物流园区。近期要重点推进合淮、合六、合巢、合桐安等工业走廊规划建设,合肥、淮南两市要共同按照率先编制的《合淮工业走廊规划》、《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合肥淮南共建电厂、合淮煤电铝一体化、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合肥与巢湖要共同推进巢湖华谊化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把连接各市的工业走廊建设成区域合作的引领区、科技创新的先行区、跨越发展的增长极。
  五、推进政策协调同享。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财政利益分配关系,加强协调各市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政策的清理,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差别导致不良竞争。探索建立圈内各市、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等有偿调剂使用途径。比照皖江示范区政策设立合肥经济圈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合肥经济圈基础设施、鼓励类重大产业项目、跨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规划报批、项目布局、资金支持、重大工程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对鼓励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
  六、推进试点改革。支持合肥经济圈和圈内城市在政府管理、国有经济、市场体系、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住房制度、科技、医药卫生、教育、养老和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改革,优先支持合肥经济圈和圈内城市进行省级和国家级改革试点。
  七、推进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互通互认;加强劳动力供需和培训合作,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经济圈一体化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统筹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形成经济圈一体化的流通市场体系。
  八、推进局域网建设。由省能源局牵头推进以淮南煤电基地为核心,建设覆盖合肥经济圈的区域电网,从根本上提高合肥经济圈的电力保障能力。
  九、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实施。由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牵头,会同六安市和淮南市,加快大别山优质水源地保护工程研究论证;继续加快合肥港和3000万吨淮南港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圈通江达海通道;力争2011年启动“引江济巢”工程建设,并争取“十二五”期间建成;加快“引江济淮”工程自巢湖向淮河引水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启动项目建设。
  十、推进电话区号、移动网络统一。由省通信管理局牵头推动合肥经济圈电话区号、移动网络统一工作,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这对合肥经济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重大的标志意义。
  十一、推进合作交流制度化。省里在合肥经济圈五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统筹支持力度,建立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常态化的交流协作机制,推动多层面交流与合作,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经济圈建设必将成为安徽崛起的重要支撑,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作出重要贡献。(来源:安徽省政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