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一辈子的坚守 浏览:2691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5/01/29 【字号


——记民进会员、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小萍
 
    嗓音甜美、表演细腻、容貌娇美,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也是戏迷心中的“七仙女”、“徐娘”,名叫张小萍。从艺三十六年来,她一直坚守在黄梅戏的一线舞台上。
 
    但张小萍笑说自己在娘胎里就与黄梅戏结缘了——原来张小萍出生在黄梅世家,而且当时家也住在剧团里,从小听的、看的都是黄梅戏,耳濡目染,使黄梅戏成了张小萍心中最熟悉最亲切的乐曲。
 
    1978年进入安徽黄梅戏学校学习表演后,张小萍如鱼得水,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主演过十余本大小剧目。1983年毕业分配安庆黄梅戏三团。同年,张小萍被团里选中拍摄文革后第一部黄梅戏电影《杜鹃女》,任主要角色“杜雀”。凭着本色出演,“杜雀”这一角色被张小萍演的活灵活现。
 
    2006年,因为文化体制改革,张小萍加盟了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现在的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
 
    三十多年的表演生涯,让张小萍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曾经在几十本大小剧目中担任过主演,曾赴香港、日本等地演出。多次被评为优秀演员。在重大演出活动中,曾为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主演的黄梅戏《站花墙》获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二等奖。黄梅戏广播剧《残风凌云》主唱“万利云”获安徽省“五一工程”奖,在黄梅戏电影《杜鹃女》中饰“杜雀”。主演的《贞娘怨》、《桃花梦》、《两代姻缘》录制成光盘在全国发行。主演的《双下山》获安徽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演员奖”。主演的《泉水情》获创作剧目调演演员一等奖;在新编黄梅戏舞台剧《知府黄干》中主演“乔桑”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主演新编黄梅戏《六尺巷》,该剧获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安徽省第八届艺术节演出一等奖,2007年度湖北祥云杯戏剧节优秀演出奖;获2007年度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在几十本大小剧目中,早期最能代表张小萍艺术风格的是《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在黄梅戏圈子内张小萍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严派传人。七仙女的角色她演了有二十多年,尤其对严派唱腔有所钻研,深受行家的称道与观众的喜爱。
 
    张小萍天生一副金嗓子,嗓音清亮、音色甜美、音域宽广,她后天又勤奋地学习,不仅掌握了黄梅戏传统的真声唱法,传统润腔的风格韵味,还学习了民族唱法,甚至美声唱法,天衣无缝的揉进假声,扩展了音域,增加了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并学习了通俗唱法,增强了表情达意的感人度,她对气息的控制更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因此她的演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曾为大型黄梅戏故事片《山乡情悠悠》主要角色“林云”配唱,该片获2000年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还为黄梅戏电视连续剧《祝福》演唱了主题曲和插曲,该片获“大众金鹰”奖。
 
    张小萍不仅戏唱得好,歌也唱得好。特别是歌曲的首唱,她能创造性地、完美地唱出新作品的内涵。由于喜欢唱歌,并且唱出了一定的名气,张小萍曾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抉择。1992年,中国录音录像公司来安庆寻找歌手灌制磁带,让她录制了几首歌的小样。没过多久,北京就发来电报,让她去北京进声棚录唱。恰好这个时候,安庆举办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剧团推荐张小萍出演黄梅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是唱歌还是唱戏?她感到很纠结。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张小萍选择了她心爱的黄梅戏。这个选择,可以说影响了张小萍的一生。
 
    张小萍近期的代表作要算2006年领衔主演的《六尺巷》了。那年她从艺快30年了,在创造角色和掌控舞台方面可谓是驾轻就熟,但她依然仔细地揣度着人物的性格,用心地写出角色小传。在表演中,张小萍从主人公每场戏的心态去把握形态,根据情绪波动来处理形体动作和唱腔的张弛度,丰富了舞台的表现也丰满了人物的个性。她细腻、传神的表演曾经轰动京城,震撼戏曲界,2008年在北京长安大剧院《六尺巷》创出了连演9场的黄梅戏界演出之最。
 
    张小萍至今仍坚守在舞台一线,这令很多观众和戏迷都感到非常庆幸和感动。她说:“我热爱黄梅戏,这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选择了它,我就会沉下心来,在这条路上慢慢地走下去……”
 
    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好黄梅戏这一特色品牌,张小萍也有自己的思考,她认为:“黄梅戏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黄梅戏人怎样去做很关键,如果想靠政府全方位扶持,那是不行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当我们自己做大做强了,排演的戏,观众们爱看乐看了,才能吸引外界的关注。这就关系到一个人才培养和市场培育的问题。这里的人才不仅是指演员,还应该也必须包括编剧、导演、乐队、舞美等各方面的人才。只有那些真正热爱黄梅戏的黄梅戏人才能创造出好的剧目。因此作为我们黄梅戏人就要勤下苦功,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使创造出的剧本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然后再由好的演员和演出团体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亲睐。我想只要市场化道路走好了,黄梅戏的发展道路肯定会更加宽广。”
 
    有一种热爱叫坚守,有一种品质叫痴迷。黄梅戏何其幸运,舞台上活跃着不少张小萍式的坚守者;张小萍何其幸运,找到了让自己的痴迷一辈子的热爱。(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