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浏览:2278 发布时间:2014/03/26 【字号


——记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蚌埠实验中学校长周奎
邓芳
 
    人物小传:周奎,男,1968年出生于安徽蚌埠,民进会员,现为蚌埠高新教育集团总校副校长,实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星”、市“优秀班主任”、市“先进生产者”、全国中语会授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校“首席教师”。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各一项(组长,已结题),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圣陶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二等奖,安徽省语文教学大赛二等奖,四次市优质课一等奖。
 
   
 
    阳春三月的一个早晨,我如约来到蚌埠实验中学,一片翠竹掩映中在行政楼二楼校长室,周奎校长已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我落座的当口,一杯热茶已端至我的面前。虽然只是几分钟简短的寒暄,正式的采访还没有开始,但他已给我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从谈吐间可以感觉出他行事的果断与睿智,举止中透着温文儒雅,时不时抛出的妙语,又让人倍感亲切。特别是聊到他钟情的教育事业,脸上始终洋溢着不一样的幸福。
 
文科少年,追梦文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令周奎回想起来仍兴奋难抑的年代。当时的中国人没钱买电视、看电影,于是就看小说。文学重回“五四”起跑线,人们的文学激情得到了全面的解放。那时的周奎正上高中偏爱文科,回顾早年的阅读经历,文学对他的影响是至深的。从经典名著到深奥哲学,从写实文学到虚幻武侠,从外国文豪到中国名家,从顾城到金庸,少年时期的周奎也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样深深崇拜着自己的偶像,只不过他们不是歌手明星而是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作家们。
 
    1987年夏,19岁的周奎考取阜阳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当时的校区远离闹市,中文系的课程也不是很紧,他的大学时光基本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八十年代后期,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兴起,文学就像一道光,指引着他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么广阔。
 
    毕业后,周奎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语文教师,他可以在讲台上继续传承他的文学梦想。当年阜阳颍河岸畔的经典吟诵转为了今日课堂上的挥洒自如。
 
文道统一,春风化雨
 
    高中时代的周奎,非常敬佩两位老师,一位是年轻的师范刚毕业的地理老师,常常会带着学生晚上登上淮河大坝用望远镜看星星,真正直观的去认识了解世界;另一位是满腹经纶的历史老师,他充满激情的讲课方式丝毫不逊于今天“百家讲坛”上的专家教授。这两位老师从某种程度上,对后来周奎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奎的语文课可以用任性来概括,因为他上课从不带课本和教辅书,多数时候他就像一个导演,只起引导的作用,真正的话语权都在学生手里,让学生在思辨中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如果按常规的眼光来审视,他似乎是“误人子弟”,但是他的语文课却是最受欢迎的科目其所带班级语文统考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对于语文教学,周奎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应该少一些枯燥的字词抄写,段落划分,中心提炼,教学不等于站在讲台上上课,不能简单的将参考书或是教辅书的解释转述给学生,因为那只代表编者的思想并不能生成学生自己的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凡是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占用课堂时间再去讨论,语文教育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要注意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在师生平等对话的互动中,将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道统一”,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目的。
 
    古往今来,凡是那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无不以美的内涵和形式激浊扬清、陶冶情操;凡是那些受人尊敬、广为赞誉的名家大师,无不以精湛的艺术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昭示后人。所以,周奎的语文作业也是别出心裁设置了不同的栏目:“雅词活用”、“日积月累”、“他山之石”、“周末回眸”,尤其是名家名段规定是熟读背诵并且要求延伸阅读,让学生在经典诵读间发现汉字之美,树根立魂,还民族语言之光彩。
 
    正是这种长期课后精心准备的积淀,加之对先进教育理念和名师教学录像的揣摩,周奎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挥洒自如,无书上课的教学风格。参加各种类型的优质课竞赛,主办方提供的任何语篇,周奎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出教学设计。周奎的教案都是简案,因为他认为学生课堂互动中撞击出的思想火花是无法提前设计的,而那才是一堂课最出彩的地方。周奎参加了四次蚌埠市的语文优质课评选均为一等奖,以至于后来同场竞赛的老师们笑称:“我们都是来争第二的!”
 
制度治人,文化治心
 
    蚌埠实验中学从2000年最初建校时的16个老师,200多个学生,到现如今的120个老师,2000多个学生。短短的十几年,蚌埠实验中学在一片荒芜中顽强生长,尤其是近几年,一批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多名教师在全国、省、市级课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自2006年起连续六年中考录取率全市第一,其中省示范高中录取率全市第一,七门单课成绩平均分全市第一,并不断刷新全市中考体育加试、理化实验考试的新记录,西安交大少年班选拔考试连续四年全市第一······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不禁让我们发问是什么让蚌埠实验中学发展如此之快?
 
    温总理曾说:“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用这样的几何效应形容实验中学并不为过。周奎认为校长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用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并有多年作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他带动和组织语文教研组老师搞调查,做记录,主持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子课题的研究,省级课题《古典诗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影响与评价》已顺利结题。
 
    对于班级的管理周奎并非常见的保姆式的看管教育,而是注重日常的班级文化和养成教育文化建设。初中生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期,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文化生活不能漠然视之,要精心引导他们往高处追求,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制度是底线是原则,但需要以人为本,依靠文化教育日渐深植人心的理念才会转化为自觉行为。
 
    数年前,周奎班上有位综合成绩排名年级倒数第二的男生,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带刀打架,是个名声在外的“难缠户”,才开学没多久就撒谎请假不上课。周奎了解到事情原委以后没有放弃他,而是注意观察并发现该男生十分热心班级事务,集体荣誉感很强,虽然成绩不好但人缘很好,就安排其担任生活委员。以后凡是该男生为班级做了任何事,周奎都会适时给予中肯的表扬鼓励,通过循循善诱,让其领悟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男生再也不好意思扰乱班纪,这种平等宽容民主的做法使得班内形成了一种和谐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该男生后来也慢慢转变了学习态度,中考升入蚌埠一中,高考顺利考入一所省属重点大学。
 
    关于教师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营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优良环境。在实验中学,新教师入校会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学校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成熟型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双方互听课评课,帮助新教师取长补短迅速成长。在后续的教学中,学校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每两年一次,教师可按等级依次申请“教学能手”、“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整个评选过程严格操作,分上课和答辩环节,评委则是请市教科所的调研员担任。只要有老师参加校外的优质课评选,学校会成立后援团,反复听课评课查漏补缺,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个人不断提高。曾经实验中学所在的高新区教育局评选“教坛新星”,结果入选的13人中,有12人都来自实验中学。这种团队文化、精品文化在实验中学早已生根发芽,并在不断成长壮大。
 
    春风拂过,窗外树枝上的嫩芽露出点点新绿,缕缕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奎的办公桌上,我瞥见上面放着一叠当日打印出的材料《实验中学第九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一览表》,“科技追梦文化修身”、“汉字听写大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这就是周奎,一位文化教育征程中不懈努力的跋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