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刘辉:一个在“花石头”上做出学问的农民 浏览:1772 来源:宿州民进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2/16 【字号

    没有背景装饰、没有灯光效果、缺少安保措施,走进安徽萧县县城老面粉厂院内,一排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废旧厂房映入眼帘。然而,正是这排俭朴厂房里,却珍藏着二百多块两千多年前的珍贵“花石头”。


    “私人办博物馆很困难,经费、安保都需要开支,我给自己封了一个‘三员’称号。”刘辉嘴角扬起一丝微笑。不是别的,刘辉口中的“三员”正是馆里的讲解员、安保员和研究员。


    “这些石头很重,有的能达到一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没人愿意理会这些东西,被人破坏的很多,老百姓都把它们打成石沫,用作建筑材料。”


    这是被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誉为“绣像汉代史”的汉画像石。刘辉所在的地方安徽萧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也是汉画像石集中出土的地方之一。“汉画像石是研究两汉时期雕刻、绘画、习俗乃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文物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早些年被破坏的可惜呀!”说到这里,刘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1、汉画像石架起农民与大师间的桥梁


    “如果没有遇见汉画像石,我可能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60年代末,刘辉出生在皖北一个偏僻的村庄里。“那个时候,家里负担重,条件苦,我上完初中就在煤球厂打工。”


    结婚后,刘辉依旧靠打零工维持生计。1989年,他在江苏打工时,路过徐州博物馆看到展厅里有许多家乡常见的“花石头”。刘辉这才知道这些所谓的“花石头”正是汉代艺术瑰宝——汉画像石。这些“花石头”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鸟虫鱼、奇人异兽。“我当时买来宣纸和墨汁将这些图案捶拓起来,完整地将它们复制到宣纸上,然后拿到古玩店出售。”提起第一次捶拓汉画像石,刘辉记忆尤新。因为,这是他赚到的第一桶金。


    “在1994年,我拿着拓片到北京拜访了冯其庸、臧克家、启功等一批文化名家。当时冯先生便对我说,我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很不容易,希望我能继续坚持下去,要多读书,多向专家学习,走汉画研究道路,这样做才有意义。”当时的刘辉怎么想也想不到这条路一走就是30年。从1991年至今,刘辉用30年的时间耗尽积蓄收藏汉画像石。“你不能只靠卖拓片养家糊口,得多读书,要写文章,有自己的观点。”刘辉时刻不敢忘记第一次见到冯其庸先生时对自己的教诲。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刘辉找到当时在县文化馆任职的汪永言先生请教,在汪先生的指导下,刘辉的文字表达与理论修养有了长进。“2004年,我在《中国书画》发表了文章《淮北汉画像石初步研究》,这篇文章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力。于是,我便向冯其庸先生提出拜师学艺的想法,但是冯老并没有答应我的请求。”2011年,冯老正式接纳刘辉成为他的弟子。从1994年相识到2011年拜师,刘辉花了17年时间。这17年间,刘辉著书立说,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4部,逐渐完成由农民向汉画研究者的过渡。


    “冯老并既没有因为我的身份是农民,也没有因为我只有初中学历而把我拒之门外。没有冯老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果。”刘辉动情地说。冯老经常叮嘱我,“做学问首先要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希望我能多去实地考察,多读书,只要潜心于此,将来必有所建树。”


2、愿意用一生守护汉画像石


    “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是刘辉的人生座右铭。“人的一生很短,事情多了容易分散精力”刘辉坦言。在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道路上刘辉遇到无数苦难,但他始终将“执着”二字铭记在心,牢记恩师嘱托,坚持不懈。他为了收集汉画像石差点失足坠入山崖;他躲进山窝,苦练吆喝,最终克服胆怯大声喊出收“花石头”的叫卖声;他对妻子编造善意的谎言,把自己高价买来的石头对妻子说“捡漏”了……


    面对金钱与热爱,刘辉选择了后者,于清贫中执着坚守。2014年前后,深圳某企业家出巨资购买他所有的汉画像石建立展览馆被他谢绝;作为国内唯一发现的“割漆造车”汉画像石,是研究徐淮地区汉代制漆工艺的宝贵历史文物,曾被上海一位艺术家重金购买也被他拒绝。


    30年来,他的家被堆砌得像小山一样的汉画像石占据着,唯一的工作人员也因为工资低而选择辞职。支撑刘辉继续走下来的动力,只有自己内心那份对汉画像石的执着与热爱。让刘辉感到温暖的是妻子的态度也由反对转向理解。“苦恼的时候,我就抚摸着这些石头,与石为伴,以此为乐。”看着眼前的汉画像石,刘辉高兴地笑了。

    2006年,他为了学习使用电脑,专门跑去复印店学习打字技能。在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路上,刘辉遭受过别人的无视、冷漠甚至是嘲讽与歧视,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虽然汉画像石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人们对它的关注度还局限于徐州、南阳、济宁等汉画像石出土较多的地区。”为此,在萧县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2017年,他利用闲置废旧厂房办起了弘汉轩汉画艺术馆,成立萧县汉画学会,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免费开放,弘扬汉文化。


    刘辉说道,“现在的弘汉轩汉画艺术馆,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客人来参观,他还接待过一位芝加哥大学的校董。”如今的刘辉,在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已经在萧县凤城新区建立了新的弘汉轩汉画艺术馆。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3、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没有自己新观点的论文不写,不能深入剖析和开拓的论文不写”。刘辉牢记恩师教诲,他把哲学上联系、整体的观点引入到汉画像石研究当中。他提出的“汉画像主格论”、“汉画中三维时空”等新理论开辟了研究汉画像石的新范式,有力拓展了汉画研究的新空间,为汉画像石科学准确命名提供理论支撑。在第五届中国技术史论坛上,面对众多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不擅于表达的刘辉第一次超越自我走上讲台。


    传统的汉画像石捶拓方法多使用单一墨色,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完整保留汉画像石风貌,但审美效果却有所折扣。刘辉主张用墨色的浓淡色彩表现汉画中人、景、物之间主次、虚实、远近,提升拓片的审美性,还原古人原本欲表达的状态。“汉画研究第一人。”这是冯老对刘辉的肯定。三十年来,刘辉用行动践行了冯老的教诲。他在朋友圈写下,“只有创新,艺术才具有生命力。”


    走进刘辉的工作室,你才会发现他思维的灵感来源于书籍。美学理论、书法绘画、考古研究、传统文化等一大批书籍塞满了整个书架。“我只有初中文化,刚刚接触书籍的时候也是十分艰难,甚至有的字词都不懂是什么意思”。刘辉认真地回忆起自己刚刚接触汉画像石那个时候。“上世纪80年代末,我还一直在家种地,直至菜地被征用,我在打零工的道路上开始结缘汉画像石,非要说是创新,我想我就是比别人早接触几年吧,才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诚然,这三十年来,刘辉为了汉画像石跑遍大江南北实地考察,每去一次都有新发现、新想法。

    “冯老生前曾对我说,山东嘉祥武氏祠是著名的汉代祠堂,保存比较完整,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让我多下功夫研究。”直至今天,刘辉几乎每年都要到访嘉祥数次实地考察。他的《嘉祥武氏祠汉画琐议》等文在国内研究武氏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刘辉正在撰写他的第五本著作《东汉武氏祠研究》。


4、比收藏更重要的是后继有人


    “现在提倡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比起自己当初靠卖汉画像石拓片养家糊口,我更希望让更多年轻人守护好咱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脉”。现在的刘辉,已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萧县汉画学会会长。国内不少院校的研究生也通过网络联系到刘辉请他指导与汉画相关的毕业论文。他打开微信说:“春节时候,有个曾经指导的学生给我发了红包,年轻人这么好学,指导一下是应该的,怎么还能收红包呢?”


    不仅如此,刘辉的汉画像石拓片漂洋过海也来到韩国、日本、阿联酋等国进行展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也慕名来到萧县,感受汉文化的独特魅力。目前,这座看似平平的废旧厂房已经成为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宿州学院、北京体元书院、徐州两汉文保中心等高校、文化团体的教学点,并且依托弘汉轩艺术馆成立国学讲堂、青少年研学基地。


    在岱湖,刘辉的汉画艺术馆正像新区一样,焕发出勃勃生命力。如今,这座坐落于新城区的不起眼建筑正在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承担着国家艺术基金“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刘辉本人还兼任安徽师范大学、宿州学院两所高校客座教授。下一步,刘辉还有一个梦,他要成立弘汉轩文化博物馆。刘辉讲到,“萧县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几年县里面在宣传汉文化,打造文化强县方面没少下功夫。没有政府的支持我哪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辉与汉画像石结缘的三十年,看似来自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窘迫与无奈,但这其中又贯穿着执着与热爱。斯是陋室,惟石而雅。刘辉于清贫中坚守,于坚守中开拓。对于自己这三十年的收藏研究之路。刘辉用两个字总结:“执着!”


    在普通人看来,刘辉守着冰冷的石头,过着平淡的日子,让人无法理解。而刘自己却说,自己这三十年的守护,时间说长亦短。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坐在空荡荡又很充实的空间里,看一看,摸一摸它们,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想想过去,非常不易,虽然日子清贫,但我已经与汉画像石融为一体,无法分割。(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