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民进省委集体及委员个人大会发言选登 浏览:5062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发布时间:2013/01/28 【字号

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社区应急体系

民进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委员 苏静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社区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社区日益成为公共突发事件的最直接承受者,也是最初响应者。社区的应急职责和防灾减灾功能日益凸显。因此,提升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健全应急体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社区应急管理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专门机构少、人员编制缺。二、社区社会组织不健全。三、社区的应急没有系统规划,结合本社区具体情况制定的规划更少,大多都是上仿下效,大同小异。四、社区应急知识宣传单一,在宣传内容上偏重防火防盗和生活保健方面的教育,忽视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宣传。五、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和逃生演练十分薄弱,大多局限于中小学生。六、应急指挥中心、专用应急场所等尚未建立。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政府理念创新,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现代管理的趋势是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鼓励发展符合社区居民需要的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和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转变“包办式”、“保姆式”的管理方式,避免 “以政代社”、“政社不分”的现象。在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协会、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公民自发的力量应该与政府一起,履行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政府应更多地通过公共政策引导、支持服务等方式参与社区管理,不断向社区放权,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

  二、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一要研究解决机构人员编制问题。二建立健全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围绕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可能引起的突发事件和敏感领域,健全信息采集和收报工作。三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充分利用综治服务平台,针对本社区可能的易发、突发领域,定期与社区单位、居民小组开情况通报会,交流信息,研究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四建立快速反应的应急队伍。建立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群众队伍为基础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和有救援经验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广网格化管理,形成反映迅速、全员覆盖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良好舆论氛围。一通过新闻及大众传媒载体,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减灾等知识。宣传内容力求生动和实用。注重抓住短期发生的危机事件和热点问题展开主题性宣传教育,提高“社区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和防范意识。二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建立教育基地,开展社区应急培训。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交通、消防、家居、应急救援等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通过模拟灾害现场的实习、演练,普及公共安全的应对处理知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应急培训应突出两个重点;一对社区干部、企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能力。二对 “社区人”的预防和自救知识的普及性培训。确保关键时刻全民参与,“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五、多管齐下,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做好社区建设,投入是关键。政府应拿出部分资金做引导,建立企业、社会多元化的应急保障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保险的应急功能,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提高灾害救济补助标准,有效分散风险、减少损失。其二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物资储备,提高社区自身防灾抗灾能力。

  六、完善法规政策,支持社区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依照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应急管理各项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办法,明确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的责任和职能,强化监管,完善责任目标和考评督查制度,促进社区应急管理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委员,社区应急管理看似小事,却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事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

  

 

加快皖北文化产业发展  实现发展方式大转变

民进安徽省委  李和平

    皖北六市占全省37.7%的国土,生活着全省53.3%的人口,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皖北不应缺位。依托皖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皖北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崛起的一个重要选择。目前,皖北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有的甚至刚刚破题。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制约了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不强,氛围不浓。受传统经济发展思维的影响,不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重事业、轻产业,重行政、轻市场,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氛围。

  二、文化管理模式陈旧,文化市场发育欠缺。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出多门,行业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文化资源和要素得不到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活力。

  三、文化产品结构单一,文化企业缺乏竞争力。目前,皖北文化产业发展基本处于低端水平,发展不快,规模不大,产品结构不突出,缺少现代意义的文化产业集群和带动性产业集团,文化产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四、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文化生产力薄弱。皖北地区文化人才现状是“三多三少”,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较多,现代文化创意人才少;专业研究的人才较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少;具备基本专业素质的人才较多,高层次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少。

  五、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不高,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深入。皖北丰厚的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游客难以体验到深厚的文化内涵。多数情况还是“有得说,没得看”,制约了旅游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对加快发展皖北文化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积极营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强化认识,转变观念,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皖北应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尽快出台发展皖北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合力推动皖北文化产业发展。

  二、充分利用皖北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抓住皖北六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大好机遇,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支持,按照规划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立足皖北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做好皖北地区文化发展整体规划,建立整体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库,突出楚汉文化、魏晋文化、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等重点和特色,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促进皖北发展方式的大转变。

  三、整合皖北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要认真梳理皖北地区文化资源和文化业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引导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结合推进皖北“三化”和美好乡村建设,依托豆腐文化、酒文化、中医药文化、花鼓灯艺术、灵璧石文化等特色资源,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并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皖北文化产业主力军。

  四、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结合皖北实际,制定更加优惠的配套政策,从税收、土地、投入、人才、科技、领导保障等多方面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加快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劳务市场和产权市场,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广泛流动并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建立一整套皖北文化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及旅游发展资金安排上向皖北倾斜,应不少于总数的1/3,通过直接安排启动资金、贴息资金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推进皖北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设立皖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担保机构,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服务;引导和吸引国外、省外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并确保其享有的各项权益。

  六、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深入挖掘皖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走文化兴旅之路,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皖北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资源拉动型产业发展模式,依托特色文化园区的建设,着力构建以历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康体养生和乡村旅游为主打产品,在中部地区有显著特色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以皖北旅游推进其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七、高度重视人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多样化分层次的培养皖北地区的文化人才。一要大力引进紧缺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经纪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相关激励政策和提供相应待遇;二要选派皖北地区的干部到省直文化部门或文化先进市挂职学习,提高他们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三要建立皖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机构、研究基地和创意基地,为各类专家学者的介入提供工作平台,为皖北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加强采煤塌陷治理  维护失地农民利益

民进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委员 苏静

    煤炭,对于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来说,负载着非同寻常的记忆与情感。建国以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淮南作为拥有百年煤矿史、百年工业史的老资源型城市,付出了很高的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成本,突出表现为“三个并存”:   城市化加速推进与采煤塌陷区不断扩大并存、资源开采处于旺盛期与1/2矿区资源枯竭并存、人口密度全省最高与人均环境承载力偏低并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煤塌陷区不断扩大,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煤炭开采时间长、采煤塌陷面积大。淮南1903年建矿,特殊的资源赋存特征和机械化开采,造成采煤塌陷速度快、稳沉慢、深度深,塌陷区土地永久灭失、住宅墙倒屋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采煤塌陷区涉及五区一县的25个乡镇(街道),塌陷面积28.6万亩,占总面积的7.49%,其中减产绝产耕地23万亩。现仍以每年约1.8到2.5万亩的速度塌陷,最大下沉已逾29米,预计最终塌陷面积102.4万亩,占总面积的27%。

  二、“三废一沉”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受损面积大。由于采煤沉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三废一沉”问题突出,煤矸石堆放占用大量耕地,采煤沉陷对建筑物、道路、耕地及地下水系造成破坏,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淮南西部地区道路5年必须返修一次,年均维护费用近亿元,市级财政难以支付。

  三、耕地快速减少、失地农民就业压力大。目前淮南采煤塌陷区面积约1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占80%,塌陷区受损居民31.1万人,近10万劳动力无地可耕。预计到2020年,塌陷区受损居民达60万人,失地劳动力达20多万人。由于缺乏就业及社会保障资金和优惠政策,导致失地农民就业压力大。

  四、搬迁安置任务重、社会稳定隐患大。目前仍有不少群众居住在危房中,特别是每逢汛期,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有限的补偿费难以满足群众“先征后采、先搬后采”的强烈要求,易引发群体上访事件,致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在省委、省政府关心和支持下,淮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为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新路径。但由于源头控制难、资金不足、搬迁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单凭自身力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塌陷区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失地农民利益,解决好塌陷区综合治理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建立综合治理源头控制体系

  一是坚持“先征收、后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因开采煤炭而造成的塌陷土地,煤炭生产企业要做到“先征后用”。二是坚持“先搬迁、后开采”。根据皖政办〔2009〕86号的要求,“采煤企业必须坚持‘先搬迁、后开采’的原则,切实保护采煤塌陷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坚持“谁破坏、谁治理”。根据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等规定,对因开采煤炭压占土地或者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由采煤企业对采煤沉陷地进行综合治理。

  (二)加快建立四大机制

  一是生态补偿机制。对因采煤塌陷造成粮食主产区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实行合理补偿。二是资源补偿机制。对因采煤塌陷带来的居民搬迁安置、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实行从资源收益中解决。三是用地保障机制。对新建矿井,将采煤塌陷所占土地和塌陷区村庄搬迁用地纳入煤矿建设项目用地之中,与矿井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核准,用地指标由国家和省统一解决。对已生产的矿井,要对塌陷区村庄搬迁用地指标实行单列,据实核减因采煤沉陷影响的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率。四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要鼓励和督促煤炭生产企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塌陷区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将生活困难、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仍保留农业户口的失地农民,纳入当地农村养老保障范围,由省级财政提供专项转移补贴。

  (三)抓紧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

  省政府应借鉴山西省和萍乡市的做法,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按吨煤税前提取15-20元,由政府统筹管理,主要用于解决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接续产业发展以及因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

  (四)设立接续替代产业园区,支持塌陷区农民产业园建设

  一是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以省级开发区为基础,设立接续产业园区试点,在用地、项目上给予特殊政策扶持。二是在老矿区、老矿城、塌陷区居民搬迁安置集中地区设立农民创业园和沉陷区培训就业专项资金,开展就业培训和援助,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塌陷区转移安置的群众提供就业保障。

 

文化强省呼唤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民进安徽省委 李和平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但从整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文化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文化产业总量不足。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小,即使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中后位次。“十二五”末,文化产业要实现增加值1000亿,任务艰巨;二是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骨干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文化企业“软小散”问题比较突出,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均衡,具有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区域特色不显,品种不多,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文化企业、文化品牌的培育整合、配置优化、引导管理力度不够,低层次运作、小环境发展、松散性管理导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整体上,我省文化产业现状与文化强省的要求比,仍然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文化产业化意识不适应。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中难以摆上应有位置,相关部门习惯于 “定条例、设门槛”,重事业、轻产业,重行政、轻市场,重投入、轻产出的工作模式仍未彻底改变。文化产业意识淡薄,导致文化建设缺乏市场视角与考量,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不适应。我省文化人才总量不大,结构呈现为“三多三少”,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较多,现代创意文化人才少;专业研究的人才较多,熟悉文化市场、擅长资本运作的经营人才少;具备基本专业素质的人才较多,高层次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少。三是投融资的体制和总量不适应。一方面,我省文化建设投入基数偏低,投入总量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另一方面,部门、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的准入限制、不计回报的事业型单一投资方式、文化产业法规体系的不完善,都造成民间资本和外资对文化产业望而却步。四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适应。我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繁重。就文化产业而言,目前急需解决的有:影响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制约市场微观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行业壁垒问题;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建设问题;投融资渠道不畅、法律政策不完善的问题;运行机制僵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的问题;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与手段落后的问题等。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落实“文化强省”战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文化在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将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政的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使“文化强省”战略,具化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的考核评价指标。

  2.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集团。我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已初显成效,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五大集团发展势头迅猛。应依托这些大型集团和省“861”项目,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的立体联合和跨越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形成一批集约化水平高、产业集中度好、技术实力硬、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产业集团,打造我省文化产业的“领头军”;依托黄梅戏、文房四宝、“两山一湖”等特色资源,打好徽字牌,建好特色园,积极发掘和开发文化旅游、娱乐项目,延长特色文化产品的产业链,组成我省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依托蓬勃发展的文化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大力发展创意、网络、会展、动漫等产业,组建我省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3、强化人才战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关键。就我省文化产业而言,培养和建立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经纪人四支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将培养文化人才尤其是紧缺型人才作为文化强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大文化人才观,科学而切实地制定人才的培养和评价体系;二是要建立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评价和使用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可设立激励薪酬、重大成果专项、股权分红、期权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措施,提高人才待遇,做好人才储备。

  4、广开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建立以国有资金投入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建议在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下列资本运营模式: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担保公司,为文化产业化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服务。借鉴北京等地做法,通过与金融部门签订框架协议,以无形资产抵押和信誉担保等形式,对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引导和吸引国外、省外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完善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法规和政策,推动民营资本向文化领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