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社会分层与新时期统战工作 浏览:3063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7/16 【字号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徐 浚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分化过程中,社会资源分布不合理,社会冲突积蓄严重,缺乏调节机制。新时期统战工作对于优化社会分层体系、缓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统战工作  社会分层  社会冲突  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分层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在社会分层、分化过程中,社会资源分布不合理,社会冲突积蓄严重,社会流动缓慢,缺乏社会冲突调节机制。面对较为严峻的社会现实,身为民主人士,我们有必要探讨新时期统战工作对于优化社会分层体系、缓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一.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状况
      (一)我国阶层结构不合理,社会资源分布不合理,导致社会冲突积蓄严重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永恒的话题。社会分层的方法论上,一直有着一元标准和多元标准之争。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将整个社会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后韦伯提出多元标准,依据财富、声望和权力三种资源将整个社会分为不同的地位等级群体。沿着这两条路径,社会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当代社会分层标准已经多元化,通常采用多指标,结果也是多层次,其中以职业为标准进行分层最为常见。我国学界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层做了大量研究,并相应的做出了不同的阶层和社会等级划分。如,2001年江泽民对我国社会分层进行的新概括,在原“五类”(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基础上,增添了新“六类”,即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与此同时,陆学艺等人根据职业分化和三种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将我国社会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和五大社会等级。
基于社会分层化的现实,我们认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呈现如下特征。
      1.上层阶级化和下层碎片化。
      上层阶级逐渐成为“实体”,权力、财富、知识精英结盟现象有增无减。从社会资本观点看,物质资本、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经济上成功的人很容易进入政治领域获取政治权力,不少大权在握者也试图攫取物质财富,知识精英也不甘寂寞,不惜为经济精英摇旗呐喊。他们的利益已经纠集在一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精英集团已经形成。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都在向上集中,同时,一个庞大的底层社会也已形成。与上层社会实体化不同,底层社会正在碎片化,他们不会形成统一的行动,故而总体上整个社会仍能保持稳定状态。
      2.中间阶层优势尚未形成,社会缺乏稳定基础。
      中间阶层指一个社会中介于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群体,是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间的缓冲区。从社会结构的意义看,中间阶层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原因。这主要缘于中间阶层对于社会稳定所起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目前国内主要按照职业、收入和教育标准来界定中间阶层。尽管学者们采取不同的标准所得出的数据结论不同,但总体上我国社会中间阶层所占比例偏低,尚没有形成中间阶层优势。如,以陆学艺为首的课题组认为目前能归入中间阶层的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仅为15%,李强教授估计中间阶层约占总人口的17.94%。所以,中间阶层优势在我国尚不明显,社会缺乏稳定基础。
      3.阶层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阶层差距往往以经济资源的占有来衡量。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数据指标。按国际惯例,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合理程度的基尼系数应在0.3-0.4之间。而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报告,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28,到1995年是0.38,到90年代末为0.458,几个研究机构研究的结果大体都是这个结论。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尽管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表现在收入上,同时也反映在财富的占有上。以物质财富为例,最上层的20%的人占据了超过50%的财富;而最下层的20%的人口所占据的财富只有3%。阶层差距过大会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利。首先,它加大政府决策成本和执行的难度。社会差距越大,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冲突就越大,政策的普适性就越差。其次,不同的阶层享有和期望的公共服务也有明显的阶层性,巨大的社会差距影响社会总体福利的实现。这些不仅会给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冲击,也严重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衷,违背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二)我国社会流动缓慢,缺乏社会冲突调节机制,形势令人担忧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关系空间的变动,这种流动往往伴随着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社会流动打破了阶层的凝固状态,抵消了阶层差别引起的区隔化认同,给底层带来跻身中上层的希望,对于缓解由于社会差别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社会流动僵化缓慢,特别在地域流动和地位流动方面存在很大刚性,上层和底层的解构性流动很低。造成我国社会流动缓慢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下,户籍制度被赋予了很多社会职能,限制了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这一制度的惯性影响至今,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城乡差距。缘于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工农业间的“剪刀差”政策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不合理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等造就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物质和意识的鸿沟,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再次,单位继承制。表现为拥有强大社会资本的阶层在就业中将具有更多的优势。整个社会缺乏精英循环制度,凝滞了社会流动。最后,社会观念的制约造成社会流动途径狭窄。众多家长以为学历和文凭是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手段,大家不惜代价去争取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而结果呢,很多毕业生拿着文凭找不到工作,另一面是严重的“技工荒”。当然,就业难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二.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使命
      我们认为,协调整合各阶层利益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现实使命,也是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本质上说,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特定的共同目标下接成的政治联盟。它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大联合、大团结。
      要实现大联合、大团结,就要使所联合的各种力量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个共同的根本利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具体到当前,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上下的共识。前不久,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努力达成的九项任务和目标。这是人们思想统   一、行动一致、力量凝聚、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的前提。为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然而,上述我国社会分层现状分析表明,我国当前社会分层所造成的社会成员间的差异也给统一战线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中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使得人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相对的剥夺感,仇富心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生活满意度下降,对社会的信心指数降低,社会焦虑感上升,社会冲突不断积蓄强化。社会分层的不合理状况及由此产生的上述社会心理,影响了社会的安全运行,违背了和谐社会的目标。可见,与社会分层相联系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新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的新趋势,给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也给统一战线如何协调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战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统一战线不仅是政党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阶层和结构的变化,使得无论是政党还是国家,都要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重新协调与社会、个人的关系。统一战线对于优化我国社会分层体系、缓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的协调整合功能,以促进建立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
      首先,要将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作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战略重点和新的增长点。这主要包括前述新“六类”群体。加强这些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新力量,是新时期统战部门的重要任务。这些新阶层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仍将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将更加突出,在党的群众基础中的地位作用将更加重要。所以,应将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作为新阶段的战略重点。为此就要抓好私营企业等新的社会阶层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广大职工群众的统战工作,调动他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
      其次,要做好育才、用才、招才工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关键在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当前,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分子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素质显著提高、流动加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才能切实做好育才、用才、招才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体现。
      再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式、新方法。新的社会分层分化以及社会冲突加剧的趋势,表明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物质利益与政治思想矛盾相互伴随,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交织,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过去形成的一些重大原则,同时又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最后, 建立各阶级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充分利用统一战线内部力量,为党和政府制定适应社会各阶层发展的调节性社会政策出谋划策。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各阶级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这是为了建构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它是积极协调各阶级阶层利益关系的前提,也是国家职能的重要表现。统一战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组织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各阶级阶层代表表达和维护本阶级阶层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将各代表所反映的问题、意见尤其是提案、议案集中起来,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和决议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
      总之,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我们党领导和整合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力量进行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政治法宝。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我国社会分层的新动向、新变化,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协调整合功能,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及时化解社会冲突和矛盾,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扎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丁建定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丁兆梅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统一战线的现实使命 [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闻  英  论合理社会分层结构体系的建构 [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李瑜青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 [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4)。
童  星  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 [J], 社会,2005(6)。
孙立平  社会学导论 [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