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艺术教育的新天地——农村美术教育初探 浏览:3066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7/15 【字号

郑小能
 
    摘要:本文从农村美术教育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中,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城乡美术教育的互动机制,并力求发掘农村美术教育的特点;重在研究相关的“软件”建设,旨在探究农村美术教育如何在目前的客观经济条件下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互动,开拓。
 
    现阶段,重视农村教育已成为了国家的大事、教育的大事。但我们是否看到,就在城市美术教育波澜起伏的今天,农村的美术教育却依然风平浪静——或许农村美术教育从来就无从谈起,或许我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去关注。正因为如此,特别的关注一下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一件具有开拓意义的事。
    我们应该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孩子在“德、智、体、劳”方面或许并不亚于城市的孩子,他们可能具有较好的先天环境和素质;但在艺术方面,他们却因为文化环境的限制,很难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因此也很难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和水平。因此从农村教育振兴的初期就开始重视美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经济落后是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但所谓“落后”其实只是单一的概念,而导致城乡间的综合“差距”则是我们致力要去解决的:或许解决城乡之间的物质差距并不需要我们文化人来忧深思远,但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却需要我们研精覃思。
    其实现在的农村有不少人已经摆脱了贫困甚至富裕了起来,但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却仍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旧的观念和习俗还在延续。看来我们所探究的种种问题,并非总是与农村经济的落后有关;我们也不能总是处在一种被经济制约的被动状态。我们应当清楚,美术教育的特点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也就是说,美术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精神上的觉悟。因此,研究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或者说农村的美术教育如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去挖掘人的主观潜力,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我们城里人似乎总是觉得农村人很“土”(这其实一直是我们城乡人际沟通的最大障碍),可我们却没有认真的想过他们的“土”是因为什么形成的?我们的衣食无忧的城市美术家对这种“土”倒是情有独钟,但我们似乎更应该使他们学会欣赏自己。
    农村的田野风光、溪流小桥、农舍树木、纯朴乡民等,都是美术作品最重要、最广泛的表现题材。许许多多的城市美术家,对表现农村的题材情有独钟甚至终其一生。这说明在农村的视觉情境中,有艺术追求的最本质的东西,有超出客观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东西,有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令人感动的东西。但为什么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却对这些视而不见呢?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1、农村缺乏相应的美术环境: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美术现象的领悟需要在与之相适应的艺术环境下进行,也就是说,我们的周围需要有一种美术文化的氛围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来自于我们对文学、音乐、电影、戏剧、舞蹈等方方面面接触,也来自我们受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的影响。而我们城市里的这些每天耳濡目染的东西,对农村来说似乎只是一种奢望。因此,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很容易发现的“美”,对他们来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接受美,相反,他们对接受美会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但我们所说的是“发现”而不是“接受”。
    2、农村缺乏有美术影响力的人:或许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知名美术家是乐于下农村体验生活甚至是长期的生活在农村的,但农村对美术家有吸引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特征”,因此这样的农村并不多;更何况,吸引美术家的是表现“艺术”而不是传播艺术,也就是说,我们已习惯或乐于将表现农村及各种题材的美术作品,在城市里进行传播和研讨。当我们的美术家能够意识到以他自身的艺术魅力去感染那些质朴的人的时候,当我们的种种美术活动考虑到是否可以在农村进行的时候,情况或许比现在要好的多。
    3、农村缺乏从事美术活动的心理条件: 从理论上说,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致,有丰富多彩的农家风情,这其中蕴涵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终日劳累的农民和小小年纪就背负生活重担的他们的孩子,很难有闲情逸致去观花赏景,更不要说有一种从事美术活动的心态了。在农村,人们接受教育的最直接原因是为了学本事赚钱,很少有人能想到学习美术到底会有什么用。尽管农村热闹非凡的庙会、节日等也会引起人们的强烈视觉兴致,但这主要是为了“热闹”而不是“门道”。
    解决上述的问题其实并非十分难办:相比而言,我们在城市里进行的所谓艺术教育也并非尽善尽美,有些概念化、形式化甚至负面的东西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同样的影响在农村却不会存在。所以,我们的城市美术教育需要“改造”,而农村美术教育则是在“新建”。从某种意义上看,“新建” 要比“改造”好办得多。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重任该由谁来具体完成却并没有落实。也许我们仍然要把美术教育的停滞归结于经济不振,把美术教育的缺乏归结于客观环境;但我们在促进城乡美术教育公平的实践中,首先应当抓住社会和谐人的和谐的最根本的要素。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在物质上一时难以给予支持,那就应该想方设法的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反之亦然。而如果农村的教师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都处在“贫困线”上,那么真正的教育公平或许永远难以实现。
    城乡美术教育的互动其实就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城市美术教师下乡支教以及农村美术教师进城培训会给农村美术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但我们应该进一步考虑到如何使这项措施的功能得以真正的体现。就目前城乡教师的情况来看,尚有二个问题亟待解决:
    1、城市教师教学理念的适应性:从现有的政策来看,下乡支教的美术教师大都是八十后的青年,他们思想活跃、朝气蓬勃,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教育技术;但他们同时比较娇生惯养、怕吃苦,面对不利的客观环境和不同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较差;他们在城市已经习惯了的美术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农村可能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在一度热情之后,教学积极性可能会迅速降温直至整天盼望早日回城。此外,有的年轻教师会认为支教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行为,而并非是自己永久的事业,因此真正的要他们满怀热情的全力以赴,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发挥一下老教师对农村美术教育的作用呢?尤其是退休的老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适应能力、教学经验是现在的许多青年教师不可比拟的。更何况,这样做也可以较好的缓解一些老教师退休后的寂寞与沉闷。但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想方设法的妥善解决好这些老教师的生活问题!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使老、中、青三代教师能够形成一个合作的集体,互帮互学、补缺补差,从而摸索出一个较好的支持农村美术教育的师资互动机制。
    2、农村教师专业思想的稳定性:由于农村教育环境的长期落后,以及工资福利待遇等与城市学校形成极大的反差,不少教师的专业思想极不稳定;年青的教师只要有机会,就会想尽办法进入城镇学校或转行。所以现在的农村学校,其实主要是由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师在勉强应付,而这些老师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为老化。
更主要的问题是,即便有的农村学校开设了美术课,但老师却大部分都是“兼职”的,他们奉命进城接受美术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兼或有机会来城市享受一番现代的气息。
    这就使我们对现有的培训方式产生了疑虑:由城市教师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其实践经验从何而来?而农村教师脱离一线进城“学习”,其实际效果又有多少?而如果我们让城市培训授课教师直接深入农村学校以身示教,而让农村接受培训教师直接进入城市课堂教学实习,并且这样的互动有时间上的保证,情况将会怎样呢?至少,我们为了真正的教育平衡,应该积极去做一些这样的实践探索。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意识到,调整好教育理念和工作心态,非常有利于解决问题——我们应当发现农村美术教育其实真的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1、农村美术教育可以讲究独特性:
    如果我们仅仅是比照城市来从事农村美术教育,肯定会一筹莫展。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思想感情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的教材和教学方式等都要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周围环境和学习条件相联系。
    农村的许多民间美术形式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可以看作是农村美术教育的大环境。但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与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是不同的。我们所谓的美术教育,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从美术文化的角度对美术进行的整体的领悟,而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对美术的局限性认识。
    所以我们的农村美术教育应当以当地的乡土美术为依托,进而拓展到对学生的美术文化教育。我们的农村美术教育的理念,应当是“挖掘”式的而不仅仅是“输入”式的;也并非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可以按部就班,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打破常规,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或许,我们更可以去探索,如何用美术的力量来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例如用纸笔颜料等常见工具材料作画,这是城市学校里经常见到的一幕。而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课外美术实物资源,诸如各种秸杆枝叶、五谷杂粒、卵石泥土、禽鸟羽毛等等,这些东西与其说可以代笔作画,不如说本身就是美术制作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结合起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这应该是农村美术课程具有的特性。
    2、农村美术教育可以强调开发性:
    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不可能具有城市的美术课程资源。农村的孩子去不了博物馆、看不到画册、不能上网、没有花样繁多的美术用品、甚至不知道美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农村孩子却拥有城市难见的自然乡情:如田野河流、山川植物、鸡鸭牛羊等等。此外,他们还可以零距离的接触到独具特色的民间雕刻、剪纸、编扎、蜡染以及各种民风民俗。所以我们应该使他们对每天看到的一切有个“再认识”——也许我们用纯粹的审美说教方式有些不切实际,但如果借鉴不少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相信多少会给我们带来启迪。
    对农村学生来说,城里的高楼大厦、立交马路、综合超市、酷男靓女比田野、小河、草地更具吸引力。因此,离城市不远的农村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城市进行一些综合活动,并从中进行观察、体验和感受(也可就这种形式与城市学校进行互动);学生在经过短时间的城乡对比之后,思想可能会产生波动;但在经过长时间的感悟之后,他们会对农村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农村的地方经济与美术教育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各类乡镇企业产品的设计包装、对外宣传,各种民间工艺品的材质选用、造型特色等,都会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劳动就业的培训中渗入美术意识,特别是对学生加强今后职业技能方面的美术教育,在农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上,有其比较深远的意义。
    3、农村美术教育可以注重综合性:
    由于美术的元素可以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所以我们的农村各学科教师,应该考虑在自己的任教学科中渗入美术元素。这就是说,我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仍然应该是形象化的: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图像化,也不是说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美术专业基础,而是说教师至少应当富有形象思维的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缺乏激情,会因为没有激情而缺乏形象想象力;但更多的时候,激情与想象力来自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觉悟和心理的调控,来自于贫寒学子渴望与期盼的眼神。
    从理论上说,美术教育与功利无关,但通过美术教育燃起农村学生改变生活的激情,应当是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我们要往那种纯艺术的理想的教学模式中,注入生活的实际要素。
    在现阶段,农村的美术教育很难指望在“室内”会有什么大的发展,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将眼光放到“室外”,去寻找进行美术教育的契机。如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地的手工艺品的制作或其它的相关“生产”中去,应当不是什么难以办到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相关领导部门的教育观念要有所转变,农村相关教学人员的实践导向要把握分寸,农村相关生产组织的接纳安排要积极配合。当然,在这样的大课堂中,宽松愉快的环境,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仍然是最重要的。
    总之,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城乡经济的差距将会明显缩小(事实上现在有许多农村学校的办学“硬件”已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我们探究的种种问题其实就是农村美术教育如何跟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需要?而这说到底就是要先解决好农村学校的美术师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去做:那就是以学校为基点,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拓展健康积极的艺术审美趣味,并致力于把农村文化建设推上健康的发展轨道。反过来说,当整个农村的文化建设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时,学校的美术教育自然就会如鱼得水、生机勃勃。
(作者为合肥学院教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