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文化体制改革与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浏览:3245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7/15 【字号

张峰
 
    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证。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为支持试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国务院制定了机关的政策。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已全面铺开并向纵深发展,改革成果有效地激活了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了文化产业。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克服旧体制的弊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长远的制度保障。
    △ 文化体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制。通过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形式具有独立市场主体,法人治理结构的经营实体,通过市场化运作,走兼并联合,多元发展之路,谋求企业上市,在市场竞争中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
    △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中心,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二、以繁荣和发展为中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大型的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演艺集团,动漫游戏集团,相继挂牌成立。有些文化集团如上海新华传媒,四川新华文轩,辽宁出版集团等通过IPO成功上市,这些文化集团以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姿态,在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转变,打造新型市场主体的道路上乘风破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1、体制创新催生市场主体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革,成立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建立了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公益文化单位推进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建立科学岗位管理体系为重点,实行岗位分类、公开选拔,充分上岗,按岗定酬,优劳优酬,实行事企剥离和后勤改革,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企、政事分开,为文化体制改革单位催生市场主体保架护航。
    一是调整产业架构,规范运作模式。在坚持正确导向,社会效益第一和文化产品特殊属性的同时,遵循市场运行规律,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和理顺集团公司,建立并坚持正确文化方向,预算管理,财务运行,资产管理,投资开发,市场管理和多元化发展的管理制度;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为标准,对改制后的公司内部经营主体进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安徽新华集团公司正在实施股份制改造、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整体上市”“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改革思路和四川新华文轩,兼并重组,跨区域经营的措施,突显了文化体制改革,构造规范化市场运作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先机。
    二是规范事转企体制,实行员工身份置换。文化事业单位推行全员竞聘上岗为重点,改革用人制度;以按岗定薪为重点,改革内部分配制度;以加强聘后考核为重点,实行人员动态管理,按照绩效考核方案,对员工进行身份置换和员工退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彻底实现事转企。
    三是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体制和机制的企业化是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内容创新实现“双效”统一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创新的关键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和重构;逐步形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通过品牌优势来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市依托哥乐山革命纪念馆和红岩革命纪念馆组建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开发中心,以“红岩联线”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资源吸引游人,取得良好效益。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实现产品经营和内容创新,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打中国牌,展览演出业务蓬勃发展。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央视合作推出《虹猫仗剑走天涯》,国产第一动漫品牌,收视率很高,图书连续登上全国少儿类图书排行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走出去”模式创新,实现运作多元化。
“走出去”不是单纯的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而是具有多层质的概念。文化企业集团打破垄断,跨区域经营,跨区域兼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民族化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传播,把优秀的外国文化引起来,把传统民族的精华传输到世界各地,加强文化产品进出口;文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上游向下游幅射,下游向上游延伸,产业一体化,避免单一化,走规模集约化道路,实现多元发展,这些都是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的重要路径。辽宁出版集团通过市场竞标,完成了与世界著名的英国吉尼斯公司的全面合作,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文版唯一出版权;四川新华文轩通过兼并把海南新华书店纳入自己的旗下,浙江新华发行集团在徐州、西安、上海开设连锁店,实现跨区域经营。这些公司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经营理念,坚持专业化、商业化、多元化、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
    四、文化体制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主体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与文化艺术创造及文化市场消费活动之间的关系。文化活动固然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同时也包含许多形态色彩比较淡,甚至不含意形态成分的其他部分,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社会不断诞生新的有质量的文化艺术作品。但必须传播主流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
    2、党的文化政策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无庸讳言,相比于其他经济和社会领域,我国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法制化程度尚有待提高。以法论国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立国之本。文化领域的社会管理也应当纳入法治的轨道。
    3、公有制与国内私营及海外资本的关系。文化产业是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虽然近年来一些国内私营及海外资本陆续进入了印刷、发行、广告、电视电影制作等文化产业,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文化事业对于非公有资本依然是壁垒森严,即便是少数允许进入的行业,也有着苛刻的限制。
(作者单位为淮北新华书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