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发展城乡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浏览:3216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7/15 【字号

王昌余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各种文化设施建设缓慢,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同时,由于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而且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大力推进城乡文化事业的建设,加速城乡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一、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意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历史进程中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社会要和谐,发展是前提;社会要发展,和谐是保证。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社会和谐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政治善治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文化发展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社会和谐,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幸福为本;民生幸福,和谐之源。因此,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的执政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先进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生命力的勃发、凝聚力的增强和创造力的高扬,关系到人民心声的表达、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面貌的变化仍然较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城乡文化事业,这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的一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只有大力建设发展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繁荣美好的前景。
我国新农村建设确定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正确处理好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缺乏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就不会缩小,甚至会越来越大。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了,这个地区的创造和发展能力也就会必然随之提高。发展了城乡文化事业,群众在满足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自身素质,从而也就会促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二、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不同的社会区域,有其各自的文化系统,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整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尽管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村,我们所给予的关注和建设投入远远不够,一些地方严重失衡,甚至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以我省芜湖市为例,行政区划调整后该市三县四区共有26个镇(乡),500余个行政村,农民人口132万。从农村的地理面积来说,占了全市面积的8 0%以上。那么,农村文化开展得如何?农村文化有什么欠缺?农村文化的发展又需要哪些改善呢?经调研发现,现状很是不容乐观。首先,缺少一个完整规范的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从市到县区都是如此。这使得农村文化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没有一个未来所要达到的目标,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其次,全市26个乡镇,没有一个乡镇有比较健全的文化场所、设施。南陵县弋江镇,全镇2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面积159.1平方公里,农业人口 9万余人,没有正常运行的图书馆、影剧院、文艺团体。镇设有文化站机构,但基本没有正常开展工作。其他一些乡镇,基本也是如此。这使得农民(包括城镇居民)形成看书难、看电影难的局面,休闲娱乐生活极其单调。再者,农村文化建设不真实。客观的说,国家对农村文化一直都是有投入的,但这些投入表现到乡村,基本上都是来应付完成任务,比如,有的村有村级图书室,但这些图书室只在有检查时开放,平时基本都另作他用。这种流于形式的建设,表明当前农村文化在农村整体建设中并不被重视。再次,文化下乡对于农村文化整体需求来说,还太少。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芜湖市各类送文化下乡千余次,这对于26个镇(乡),500余个村,132万农民的文化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再次,农村集体文化活动非常少。十几年前,农村集体文化活动非常活跃,逢年过节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端午的龙舟赛、春节的各种灯会,节日非节日流行的戏台戏等。这种集体性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使得农民乐于交流,便于交流,另一方面也凝聚着农民之间的力量。而眼下却很少见到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文化活动了,农民们没有这样的交流平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显得疏远淡薄了。最后,由于农村文化不被重视,没有引导,很多传统优秀的民间艺术处于后继无人无法传承下去的境地。在芜湖市虽然有十兽灯等极少数优秀民间文化被列为省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全市广袤的农村,还有更多的民间文化遗产诸如民歌、楹联、戏曲等有待进一步的发现、挖掘和保护。而与之不协调的,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如赌博、封建、迷信等在广大农村却日趋严重。这些不良的文化倾向,不仅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建和谐社会和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其实,不仅仅是芜湖市,在我省的其他地方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
    就其原因而言,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思想的关系。如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缺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眼光,没有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加以重视;一些地方领导只重视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而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缺少关注和扶持;一些地方领导只是一心一意地抓经济发展,却忽略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考虑等等。
    三、发展城乡文化事业的策略和举措
    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文化强省”“文化兴市”等发展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才能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1、牢固树立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意识。保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加快推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保障全体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群众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它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群众文化事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群众文化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水平,文化发展也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
    2、优先做好城乡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发展城乡文化事业,规划是前提。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分布及资源特色,合理规划城乡文化功能布局,构筑城乡文化水平发展新格局必将会为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目标基础。如《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指出:加快推动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重点是贫困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重点是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正常运转,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和落实公益文化事业捐赠法规政策,建立支持公益文化基金,鼓励社会各类企业和个人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投入或捐助公益文化活动,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把经费投入与提供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挂钩。结合省里的文件精神,全省各地市也制定了自己的城乡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如《合肥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年)》明确指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县乡村文化馆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农”优秀出版物等重点工程,推进“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的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舆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在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经营、现代传媒信息技术等领域选拔培养500名左右农村文化人才。这些规划不仅使城乡文化事业发展有了一个目标,更为重要的它是结合了自己区域和群众的实际情况,特色更为鲜明、功能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也能够更充分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3、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农村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农村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结合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特点,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多渠道、多方位,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发展农村文化。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力度,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保护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现代民间艺术基地;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骨干作用,努力使文化体育活动向镇、村及社区延伸,并在延伸过程中积极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做好农村文艺骨干的传、帮、带,培养农民自己的“农户剧团”,培养一批农民演员;报纸、电台、电视台要增加农村和农业报道份量,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经常性、实用性的科技、教育、信息等文化服务;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农业科技讲堂”活动。光明日报曾在《安徽:繁荣文化城乡共享》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报道:“新华书店便民店现在已经成为我们镇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阵地。”在充满浓郁徽派风情的江南农村——安徽青阳县木镇热闹的街道上,“新华书店木镇便民店”的店招和琳琅满目的1000多种图书让人眼前一亮,木镇干群赞不绝口。
    4、实施带动战略,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同步发展。城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最能彰显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统筹城乡文化活动载体,有效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将会极大地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农家乐”、“农村文化社区行”等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活动;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壮大本土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充分发挥市、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积极组织农村文艺采风活动,把农村文艺采风活动作为贴近农民、丰富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植根于农村的创作,发掘和培养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新老更替和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通过开展“手拉手”、“送教下乡”、“骨干引领”、“城乡同上一节课”等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文化教育均衡发展,。
    5、切实保护农村民俗传统文化。农村蕴藏着很多丰富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发现、挖掘、保护它们,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些原生的、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了,这不仅仅是农民的损失,更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损失。我们要采取严肃的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保护和继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要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为现代生活服务,同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鼓励创新。政府要加大对民间民俗传统艺术文化的挖掘、保护力度,如我省的黄山市为了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相继下发了《黄山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黄山市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屯溪老街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和《弘扬徽派建筑文化,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暂行规定》等;芜湖市的繁昌县历来就有“民歌之乡”、“楹联之乡”的美誉,通过进一步的挖掘发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农村民俗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遍及全县各乡镇,主要有龙灯、连萧、民间故事、寓言、谚语、方言、风俗、剪纸、石雕、砖雕、木雕、竹艺等,这些资源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要求,极大鼓舞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为我们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   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