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小议社会主义统战文化的核心 浏览:3118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7/15 【字号

刘添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要实现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部署,必须采取的措施有很多,特别是构建和谐的统战文化,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而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包含了许多“和”的元素。和谐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和首要价值。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已经开始孕育和谐思想的光辉。大教育家孔子公开提出了“和为贵”的口号,把和谐作为处世的宗旨;后来,又提出了“和而不同”,朱熹对此的解释是“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这种“和”以及“和而不同”的观点,正是当代我们所提出的“和谐”思想的雏形。追求、崇尚和谐,是我国几千年来所形成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因此,和谐的统战文化有中国传统文化作强力支撑。
    所谓“和谐的统战文化”,是指统战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与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存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因此,统战文化的核心就是“和”。
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的构建具有以下可行性。
    一、“和”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相符合,具有坚实的传统基础。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就精辟地指出和的重要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将和作为判断人的品德高低的标准。秦汉之后,历代大儒继承和光大了“和”思想,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 中国传统的和包括一些内容:
    1、中国传统的和将自然界理解成为一个阴阳和合的统一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语)。“和”的本质是“负阴而抱阳”;阴与阳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2、中国传统的和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并将这种和谐关系此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把和当作一切伦理道德的核心。孟子继承了孔子“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四海之内皆兄弟”。
    3、中国传统的和强调人要与自然界保持统一,也要保持人自身和身心的统一。比如“天人合一”、“存天理,灭人欲”等,提倡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甚至不惜为此牺牲人的一些需求。 
因此我国传统的 “和”与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是高度一致的。
    二、“和”与我国统一战线的主题相一致,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因此,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联合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形成浩浩荡荡地革命和建设大军,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地基本战略,成为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地一大重要法宝。8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的历史反复证明,围绕革命和建设的大目标,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既是统一战线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衡量统一战线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也是统一战线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完成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更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最大范围地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各种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团结的人越多,团结的面越宽,统战工作的成效就越显著,对党的事业就越有利。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沟通感情、联络友谊、凝聚人心的独特优势,广泛团结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团结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和”与我国统一战线的任务相一致,利于统战任务的早日顺利完成,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里,我们应该大力构建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若统战文化能发挥积极作用,则我们既能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能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既能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能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既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能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2、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在这里,若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能发挥积极作用,就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能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就能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
    3、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有利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若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能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就能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努力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就能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4、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有利于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利于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5、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有利于祖国统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内地同香港、澳门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若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能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就能严格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重视和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就能有利于加强对台湾人民的工作,加强同台湾同胞的团结,扩大和深化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这样的统战文化就有利于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坚持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作者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学院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