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谈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浏览:3369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7/15 【字号

鲁安娜
引子
 
    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从人们身边迅速消失。人们有时候自以为对某一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与开发,其实从这一时刻开始,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可能已经变了味。接下来被破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离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原有的内涵越来越远。这是因为人类文化进程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动态的过程。
    但是,人民需要享受它们的美,了解它们的历史与文化,它们的价值也需要在展现中实现。它所在的城市则需要在开发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中实现自己的城市特色。所以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在一个动态的环境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同时使该项历史文化资源更丰富更完善。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国,近一百多年来,它经历了帝国主义入侵、国内政权的更替,原有的物质性的东西,如地面的建筑、纸质的文本,几乎都损毁消失了90%,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过了几番激烈的冲撞。虽说最后还是如黑格尔预料的那样,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但在否定之否定之中,丢失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怕也在90%以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在物质上逐渐达到了温饱,对文化的渴望也在升级。一些南方与沿海先富起来的城市,更是率先觉醒,加大对文化的投入,给自己摘“文化沙漠”的帽子。
    那么这种努力的效果如何?结论是肯定的。人们很快接受了关于建城市广场、步行街、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现代建筑的观念。一处比一处造型奇特、装潢豪华的城市文化设施飞快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但这些不过是现在世界上到处可见的东西。
    我们这个时代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仅仅是随波逐流的一些泊来品吗?曾经,我们在历史文化方面犯了过激的毛病,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弄得所剩无几,那么现在重新踏上保护与开发中华历史文化之路,还来得及吗?
    回答是,又来不及又来得及。这是因为,严格来说,从历史建筑与历史文物被毁的那一刻起,就来不及了。消失者犹如飞花,消失在历史的时空里。后来人即使重建,也不是当年的它。特别对文物来说,赝品更是毫无意义。说来得及,是指中华历史文化毕竟浩如烟海,即使经过浩劫,可称得上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比比皆是,经申报批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在我国已有37处,是世界第三位。我国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也有518项,这些都是我国各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没有列入这两个行列,但也是国务院、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更是不计其数。这样的地方当然是已经受到保护的,也一定被开发了。但是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又如何呢?
    可说相当多处的保护与开发是有问题的。特别是一些不由政府投资维护,无专业单位来管理的地方。比如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民居西递村。
    西递是一个以中国古代徽派民居建筑著称的古村落。它在安徽省黟县的偏僻角落里,已经安静地呆了几百年。从七十年末开始,它依据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始接待四面八方的来客。由于客流量增大,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开始在古民居里摆摊做生意,并渐渐开始用空调、洁具等给自己带来现代的享受与便利。三十多年过去,西递村在国内外名气大振,但是昔日古村落的神秘、幽静、古朴已被破坏殆尽。它的古建筑内部也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不伦不类,难以恢复原有古民居的纯生活格局。可以说,现在的西递村在欣赏和考古这两方面都失去了原有功能的精髓。以至不少人都认为,如果在2006年以后让西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定不会得到通过。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历史文化类的旅游点上已是屡见不鲜。
    如果对历史文化资源没有下功夫制定政策严格保护,谨慎开发。那么这些地方在得到开发和利用后,当地原有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受到干扰,人们为眼前的利益驱使,就会干起破坏损害该项历史文化资源的事。这不能不使我们在面对历史文化资源时,首先要将“保护”的命题放在了“开发”之前。在这方面,我国近年修葺一新的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投入巨资修旧如旧。开放时每天严格控制参观的人数。当然,它不是一个世俗之地,又统属一个活佛领导,问题要单纯些;高原仙境九寨沟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得也很好。宁架栈道,不破山体;宁高价买环保旅游车,不让一点废气废油污染山水。当然更不能在景区随意建房卖东西了。历史文化资源为一群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老住户所有,容易产生类似西递村的情况,比如周庄,也在全庄做生意。这时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已经被扭曲了,变成商业感十足的滚滚红尘地。甚至使人觉得,这时的所谓历史文化,反倒成了商家做广告的一种形式了。
    这种现象是一些对历史文化类旅游没有管理经验的非专业人士造成的。他们可能认为,开发历史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只要有了人气,有了效益,开发就成功了。他们并不从保护保全民族历史文化的立场出发。他们将历史文化资源作功利性的处理,投入讲产出,无利就放弃。这实际上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
    对历史文化资源更大的破坏来自于大规模的建设。一些(可能是大多数)残存的历史文化资源被人们在城市扩建、住房改造中毫不留情地拆除了,放弃了,再也恢复不了。在开发中,能正确对待物质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人并不多。但是在事后,人们可能发现,自己造成的损失可能比得到的利益还大,这时已经后悔莫及了。安徽省芜湖市在九十年代初,迎接了第一批来芜开发房地产的公司,应他们的要求,把国务院曾在八十年代下文要求保护的明代建成的十里长街交给他们拆了建商品房。今日想来,那是多么巨大的一笔历史文化的遗产,就这么消失了。
    现在,各地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普遍在提高。“长三角”地区有经济条件的地方,纷纷开始恢复有特色的古城景致。比如苏州,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把一个古城的面貌基本保存下来,还恢复了不少已经衰败了的古景点,比如“七里山塘”的修复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相对来说,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村落、街道、院落、寺庙、景点等,比较好的保护方法还是旅游开发。因为广大人民需要享受它们的美,了解它们的历史与文化,它们的价值也需要在展现中实现。它所在的城市需要在开发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中实现自己的城市特色。所要坚持的,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目标与原则行事,制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在一个动态的环境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同时使该项历史文化资源更丰富更完善。
    另外,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保护与开发更是迫在眉睫,因为这方面的历史文化资源内容更多,情况更复杂,存在的状况更不容乐观。这方面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按状况分两类:第一类是过去一直处在主流文化中,近些年虽然边缘化了,其本身在公众中影响还是较大,政府一直对其坚持了保护的政策,开发与发展也有一定效果的。比如昆曲、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宜兴陶艺、景德镇瓷艺等古老的民间手工艺。这一类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受到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大潮的影响,在发展上举步维艰,传承上难寻后继。存在如何发掘传统,如何发扬光大的问题;第二类如目连戏、道教音乐、各地的傩戏傩舞及祭祀仪式等。这是近十几年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海内外人类学家与戏剧理论家共同抢救出来的民族瑰宝,已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中国各级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虽尚未普及,但资源利用的前景远大。不过因传承人的逝世与老化,表演班子昔日的风光难再。散失速度快,保护的难度大。但是这一类的历史文化资源过去一直埋没民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曾被人归入迷信视为打击对象。如今经过九曲十八弯见到了天日,也让现代人见到了中国古代老百姓真实生活的一角。如果不能及时扶植保护,而让其重新沉沦到历史的黑暗中,会是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取建立独立博物馆、扶植地方表演队与资助单项传承人的种种方法。一些地方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集中放到物质文化遗产一起保护和开发的例子值得借鉴。比如在苏州重修后的“七里山塘”街上,有移建的两湖两广会馆,有苏州名门的祠堂,有古代的戏台;有专以苏州古城与百业为题材的画家个人画廊;也有苏州的百年老店,卖特色茶点、苏绣、银器、竹器、木桶等等;河里还有供游人沏茶听歌游河的小船。街上定时表演苏州古代各种民俗仪式,店里可点水牌,听一曲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这样的景点较为准确地集中再现了明清时期的苏州人生活场景:人们从苏州城里雇舟经繁华的七里山塘到虎丘游玩的休闲之游。今天的游客走在七里山塘街上,能体会到又从历史中再现的姑苏风情。这样的保护和开发,无疑是成功的。
    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种类很多,保护和开发的方式也各异。有时开发是一种保护。比如刘心武说红楼,是对《红楼梦》的开发,也是还历史真相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再次掀起红学研究高潮,防止忙碌的世人忘掉这本古典名著的最好方法。
    所以,在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时候,实施保护与开发的人最关键。他或她最要紧的是要有专业的精神,专业的知识,不能因制定制度的疏忽,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作者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