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之浅见 浏览:3502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0/01/15 【字号

  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是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的关键。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政党意识,站在政党的高度扎实推进、科学创新。在新时代的政治舞台上,扮好自己的角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中,写好自己的历史;才能不辱政治使命,担当历史责任,反映人民诉愿,适应时代要求。
      一、提高政党认识,是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的动力。
      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其关键在于是否敢于正视自身现存的不足。民主党派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认识作为参政党的不足,提高领导班子发挥政党效能的作用。目前,作为参政党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政党意识淡薄。政党意识是一个政党对自身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治国方略、历史使命、从政策略及原则性和组织性的觉醒状态。目前政党意识仍较为淡薄,其主要表现在:
      1.理论基础薄弱。政党意识源于理论指导,理论的成熟指导思想坚定的方向,思想坚定决定组织建设的目标,组织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决定怎样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成员必将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无疑共产党的政治理论博大精深,而民主党派的政治理论显得薄弱,不成系统、欠具指导思想;不要说系统的理论,就是真正有一定理论品格的一言半语也寥寥无几。坚持“以党为师”与理论创新,研究参政党建设理论系统,一直是薄弱环节。
      2.实践阅历浅薄。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处于参政地位,从政实践普遍不足。即便极少数参加到国家政权里的成员,也只以个人身份(非党派组织),担当副职者多,难得从所在政党的角度思考问题,少有独立地处理政务的经历。对从政,特别是作为政党执政,没有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切实体验。现在民主党派的新生代领导人,多是新中国作为一般革命干部或人民干部由共产党培养选拔出来的,与其他的共产党员干部并无二致,是常说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而已。这种经历注定了他们难有那种像黄炎培、张澜等老一辈民主革命家“直面蒋介石,对话毛泽东”的气魄,要其和而不同,与共产党并肩合作,互相监督,履行参政党职能,谈何容易?
      3.主观认识模糊。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部分领导成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实践中,并未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使之成为推动党派全局的中心工作。表现为一些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够强,不能站在坚持、巩固、完善、优化中国政党制度的高度去思想和履职,忧国、为民的政治意识不强,不敢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人事制度及重大的政党政治等问题,缺乏作为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应有的思想高度和勇气,欠具独立的政党意识和优化中国政党制度的己任意识。
      第二,诸多认识误区。在实践中,个别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对民主党派与中共长期亲密合作的历史、优良传统不熟悉,对本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理解不深刻,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缺乏深入了解,角色把握不准,致使存在诸多认识误区:
      1、领导能力认识误区。按照规定,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都要按“三个《纪要》”的要求,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注重成员的政治素质、学识水平、代表性、影响力。从普遍意义上来讲,这是对的。但在选拔配备领导干部时,我们据此常常多考虑其专业能力,强调其学识水平,注重他们在专业中、行业内的代表性,而对作为一个政党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领导指挥能力考虑较少,忽视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产生以学术活动能力代替组织领导能力误区。
      2、工作重心认识误区。由于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多是兼职,许多同志弄不清本职业务与政党政务的关系。二者是不同层面的工作重心,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互为因果的关系。本职业务强、有影响力,反应具有履行政党职能的素质和政党政务的潜能,因此,选拔到民主党派领导岗位,发挥更大作用,为政治生活服务。本职业务的影响力,折射政党政务的说服力;政党政务的感召力,促进合作共事的凝聚力。民主党派负责人到政府任实职是执政党和人民为参政党履行职能提供的实践平台,应体现参政党的智能和政治责任。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在人大、政协的政治安排是反应所代表社会阶层的呼声,体现参政党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常重视本职业务和个体功效,忽视政党政务的党派功效,因而出现工作重心不明、主次不分、角色异位的认识误区。
      3、政务观念认识误区。党派的参政能力与个人的执政能力本是同中有异,概念不同的。参政能力是履行  参政党职能的能力,是作为执政党的诤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中,体现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行使参政党的政治使命,肩负参政党的社会责任。执政能力是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体现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个人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又代表民主党派的形象。执政中忽视了参政职责,行政中轻视了所在党派可利用的政治资源。因此,常出现认为执政就是参政的认识误区。
      第三,制度制约粗泛。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应以制度规范人、塑造人,以制度优化班子、提升班子。目前制度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组织制度粗泛。建成怎样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是需要设立规范的制度和详实的程序来实现的,以制度规范培养的力度和选拔的精度,以程序详实保证科学民主和公信。正因为不够完善,致使现在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结构,从年龄梯次、智能搭配、素质相谐、社会行业分布等方面的结构看,不尽合理者多,整体效用发挥不理想。
      2、行政制度粗泛。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在其党务行政过程中,常常是主委因阅历深、成就大、威望高、影响广,能以其个人身份在政府、人大、政协中任职发挥作用,但常常工作重心又不在党派,许多会议都不能参加。而副主委们或是学术尖子未必长于政治、或是政府要员心思多不在党派,进入领导班子后,党派工作就不那么积极了,致使党派工作随意性大,欠缺系统工作制度的保障。
      3、监督制度粗泛。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履职情况,多直面其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加之民主党派多无监督机制,其成员又分散各单位从事本职工作,致使党派内部监督力度极为薄弱,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多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履职,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不利于领导班子的完善,成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工作作风的改进,勤政履职的激励。
      二、适应时代要求,是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的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新时期参政党建设中,如何认识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是民主党派特别是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明确国际形势的时代要求。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以其高素质和发挥作用,扩大国际影响;以其民主文明进步,展示我国政党制度优势;以和而不同的政党和谐特点,诠释我国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要为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诽谤和破坏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明确国内形势的时代要求。“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这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对新时代提出的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要围绕我国建设的重点和发展目标,要全面提高素质、调集智慧、形成合力,应能卓有成效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明确政党形势的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合作共事机制,促进政党关系和谐。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决心从严科学治党,以政党的健康成长,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参政党,只有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中国政党制度建设格局中,体现挚友和诤友作用,为反腐败斗争出力,才能无愧时代的要求。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将是体现参政党政治价值的集中反映,因此,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尤为重要。
      三、规范组织制度,是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
      以完善的制度,规范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立的科学程序,设定的目标要求,是能否建成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关键。
      第一,把握标准。配备干部,要遵照“四化”方针,坚持德才标准,这是总的要求。考虑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特殊性,似应把握以下几条标准:
      1、个体素质要高。民主党派联系的主要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中上层代表人士,作为其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当然要求相对较高。无论其文化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应有一个较高标准。文字水平、口语水平就有相当的要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都应该有相当的了解。作为领导干部尤其要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容人之德、处事之能、进取之心。
       2、领导才能要强。领导非常人,必有特殊的才能,即专事领导工作的能力。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有不同的才能要求。参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其他领导干部一样,在总体上一般应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人事组织和专业技术三个方面的才能。综合分析才能主要指领导者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把握全局能力,决策控制能力。人事组织才能主要指领导者善于体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的能力;善于识人、用人的能力。专业技术才能主要指领导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范围内的方法、程序、技术,有运用专业工具的本领,衡量这种才能的标志主要是看领导者,主意能否出到点子上,干部能否用得恰如其分。同时,作为参政党领导干部,尤其要有较强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这是它与其他领导干部不同的特殊要求。
      3、政治热情要旺。虽然希腊先哲说,人都是政治动物。但毕竟人与人不同。有的人可能更倾向为经济动物,对政治并不很热心。然而政党领袖必须是政治动物,要有饱满、强烈的政治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职业政治家,真正的“从政”,而不是搞什么专业。特别是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不像一般政党那样,能够为自己、为本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而斗争。他们只是做一些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事情,从中反映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诉求和利益。所有参政活动,自身的利益不明显、不直接,多半是业余的义务劳动。因此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没有强烈、饱满的政治热情,要长期保持高度的参政议政热情是不可能的。
      4、人格魅力要大。民主党派因民主而生,要更加追求民主,鄙弃专制,否则名不副实。民主党派领袖的威信,主要不是来自其职务权力,而是来自其参政水平、人格魅力、政治品格。有威望才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才能影响一大片,才能振臂一呼,应者如云。民主党派不给票子,不发帽子,不予人职业,不资人饭碗,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对人对事的管理没有强硬有效的措施,推动成员履行职责的动力,除了成员个体对事业、对组织的信仰外,还来自于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5、奉献精神要真。前面已经说到,民主党派多数领导干部不是专职,履行职责多是业余的义务劳动,是当不了饭吃的,是所谓的“业余闹革命”,必定要牺牲一些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而收获的是什么?只是非物质的政治信念、信仰的实现,是一种马斯诺所谓的“自我实现”。这就特别需要提倡奉献,不怕牺牲。即使是专职干部,也要忍受清苦,耐住寂寞,自平心态,也得讲求奉献,甘愿牺牲。
      第二,完善程序。选拔、任用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一定得走民主程序,走群众路线。如果民主党派都不能民主,那就枉称“民主党派”。要研究制定一套比较科学的干部培养、推荐、选拔、任用的程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可以借鉴中共的作法,但不要全部照搬,要在“民主”二字上狠下功夫,突出民主党派的特点。为了保证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领导干部的任用应该与中共组织部、统战部协商,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但是应当以党派为主,因为这毕竟主要是党派自身建设的问题。要通过反复征求意见,取得共识,使任用的领导干部真正能够让党派的广大成员认可、信服,要能带领大家开展工作。防止社会上的用人不正之风侵入民主党派,防止个别动机不纯者以邪门歪道进入领导班子,这样的干部,这样的作法必将降低民主党派的凝聚力。
      第三,优化结构。系统论指出,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骏马能负重,耕田不如牛。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怎么样,不仅取决于班子成员个体素质,更取决于它的结构搭配。要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相济的智能结构、相容的个性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只有结构搭配合理,才能使班子成员人尽其才,迸发出巨大的集体力量。
      一是年龄结构,注意老中青结合。班子中要有“老马识途”的老年,要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也要有“朝气蓬勃”的青年。要把威望层与工作层有机结合,构成比例合理的综合体,并使之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中,形成一个坚定、沉着、顽强、果断的领导班子集体。
      二是知识结构,注重文武结合。参政党要面临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领导成员应该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也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还要有人文科学方面的人才,既有理论家,也有实干家。
      三是智能结构,注意能力互补。人的智能主要包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表现为再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的人才。而作为参政党的领导班子,应该由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思想家、高度组织能力的组织家,“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构成。由不同智能型的人,按一定比例构成的完整智能结构,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
      四是气质结构,注意相融互补。人的气质是由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后天环境造成的在精神、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之分。不同气质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脾气和性格特征。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在配备领导班子时,应该考虑不同气质和性格的人优化组合,实现相容互补。
      第四,统筹培养。民主党派成员虽有70万之多,但能胜任参政议政的人才却显不足,而能胜任领导干部的更是不足。尤其是基层党派组织,代表性人物缺乏,常有“提着帽子无人戴”的尴尬。党委统战部门要强化对民主党派中优秀中青年成员的培养、选拔、推荐工作,推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目前各党派的中青年成员一般都已占较大比例,而许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由于各种原因在工作能力和社会影响达到最佳时期时,年龄普遍在40岁左右,这往往在党委组织部门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时被边缘化,造成了民主党派在政府及人大、政协等部门担任实职上的断层。所以,加强对中青年成员特别是基层组织干部的培养、锻炼,是确保各党派的政治纲领与政治路线的延续和发展,确保民主党派与中共亲密合作关系的延续和发展,确保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的政治立场、优良品德、优良传统在新一代身上延续和发展,确保民主党派的政治方向不变、优势特点不变、优良传统不变,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四个坚持”的有力保证。各党派组织部门和中共党委统战部门应搞好规划,建立中青年后备干部人才库,要创条件、铺路子、搭台阶、供舞台、压担子,形成一个包括竞争、选拔、培养、考察、挂职、任职、交流等各个环节在内的动态的干部管理体系。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要精心加以培养,为他们创造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艰苦磨炼,增长才干和胆识。使民主党派中青年后备干部在一定的政治舞台上,在多党合作的实践中经受政治锻炼和参政考验,加快成长速度。
      当然,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系统问题,既有内部条件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三言两语实难道清,一朝半会难以解决。但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政治文明呼唤民主,民主党派应该大有作为。(邓端廷、刘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