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萱
日前,经民进十三届四次中常会审议通过,民进中央决定在本届中央委员会任期内,以领导班子和骨干会员为重点,在全会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
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一主题,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先后在民进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培训班、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国家机关中的民进会员座谈会、民进十三届四次中常会、2013年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年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上作出深入阐述,并对全会提出明确要求。
其一,为什么要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是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的必要性。中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人口众多、区域情况差异大、底子薄,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复杂而艰巨,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是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的正当性。执政的正当性要看执政党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否带来“实质性”的而不是“象征性”的民主程度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既能为人民指引坚定正确的方向,又具有反思修正的能力和宽容纳谏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成绩,说明人民选择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只能是中国共产党。
三是民进的政治立场与优良传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进的老一辈在当年经过独立思考后的自觉选择,是他们经历了投身救国和强国的艰苦实践后的理性选择,是对不同政治道路比较后的科学选择。民进的后来人始终牢记马叙伦先生“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政治嘱托,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政治交接,把民进老一辈当年的历史选择转化为现代民进人自觉的现实选择,保持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形成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
其二,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多党合作和民进提倡“三个认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西方到东方,无数国家的事实证明,发展道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中国也必须不懈探索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发展之路,要善于借鉴人类文明的宝贵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路,要在不断地应对危机和问题中进行探索完善。
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认识到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人文性格对发展模式的潜在影响。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人,进而产生适应文化性格的制度和道路。马克思主义所以在中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性格且难以改变,这便决定了无法照搬在其他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制度。
制度和道路需要符合国家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攀登的过程,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的阶段,愈加需要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有效的施政、政令畅通和人民的团结。事实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样的成就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取得的,而是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源于实践的检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意愿、来源于我们对真理的认识。转型中的中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新问题不断,新矛盾层出,更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对中国国情和时代脉搏有科学和全面的认识,万众一心、百折不挠、趋利避害、勇敢创新、改革开放,去实现国家富强民主、人民幸福文明的“中国梦”。
其三,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定位?
在新的时期,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就表现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是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丰富内涵的定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战略谋划与思考。对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深化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至少有四方面的涵义。一是表示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者。我们是这个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二是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主党派的政治基础和开展活动的前提,民进提出了要在全会推进“三个认同”,就是对这个政治信念的阐述;三是体现了参政党的定位和性质;四是由定位和性质必然带来自身建设的要求。民主党派只有加强学习思考,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努力在实践中接受磨练和考验,才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有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斗力和实际贡献,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民进作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该在五方面发挥好作用:一是做执政党和政府决策之智库和上达社情民意之渠道;二是对党政部门发挥监督或谓“他律”的作用;三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辅助作用;四是对会员发挥组织归属作用;五是以组织名义推荐党外人才的作用。
其四,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学习实践活动是贯穿本届工作的一条主线,民进的各项工作都要主动与之相结合。今后一段时期,民进全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落实;要围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就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要结合民进70周年会庆深入开展优良传统的学习和教育。
当前民主党派组织的凝聚力、履行职能的战斗力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均面临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将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作为立会的根本战略,“学习唯有成为常态,工作方能进入状态”;同时完善或创新“集智聚力”的体制机制。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走什么路是参政议政的大局。形势和任务要求参政议政具有宽阔的视野、学术的素养、专深的研究,还要有历史的纵深感;需要我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找准影响民心之所在、社会风险之所在以及发展动力之所在的“重点”问题;还需要我们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两难”问题,研究其对策的“双刃剑效应”,把握好“两难”之中的“平衡点”,否则很难出真知灼见。
参政议政要质量与数量并重,尤其需要高度重视提升参政议政成果的质量,力争具备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要建诤言。要指出那些不该被忽视、被遗漏的,似是而非的问题,提出有关方向性的建议;研究问题不能表不及里、碎片化,要提出有关基础性的问题;所提建议要符合国情的阶段特征,具有可操作性;要敢于提出触动利益格局、触动面子的问题。
民进的界别特色要保持,这是优势所在,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所在。但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推进全面小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使我们不能局限于以往的界别特色。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对教育改革、出版改革,对反腐败、司法改革、经济工作等都要提意见,不光要谈,还要谈到点子上,谈得有理有据,这使我们的工作容不得任何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