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我对政协及委员履职的点滴思考 浏览:3856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3/08/27 【字号

朱观明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今日“和平发展”之中国奠定了基石。60年后的今天,我国彻底告别了“积弱积贫”、“一穷二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愈来愈高,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人抚今追昔,定然感慨万千。在与人民共和国同行的60年里,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在新时代成长的年轻一员,非常有幸参与政协组织和政协活动,见证政协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政协会议召开时“向政协委员学习”、“向政协委员致敬”等大红标语,作为政协委员的光荣、自豪总能油然而生;一次又一次庄严地奏响国歌,更让我肃然起敬,热血沸腾。日月如梭,转眼间,从1998年28岁任区政协委员,到现在的市政协委员、常委,12年政协委员生涯,自己始入不惑之年。对于政协,在激动和豪迈之余,多了一些理性思考。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两种最主要的形式,协商民主比起选举民主,体现了东方政治智慧,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国情,在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紧要的是坚持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富有成效、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将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关于人民政协的职能  政协的三大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在新形势下,要加强研究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和特点,创新履行职能的内容和方式,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科学发展上来;还要研究如何树立和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高度关注民生,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于政协委员的责任  一名政协委员,应兼具荣誉感和责任感。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还肩负着代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种“只挂名,不议政”,“只要荣誉,放弃责任”的状态,绝不是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政协是实现我们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协委员应当把对国家决策有所裨益的意见反映上来,表达出来。这些意见应多是不同的声音、报忧的声音、针砭的声音和居安思危、建言献策的声音。为此,政协委员常树忠言直谏之念,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求提高提案、信息和发言的科学性。

    政协委员履职和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  在政协,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丰富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本职工作积累能力素质,还可获取许多信息,听到许多反映,得到政协领导和委员们的关心和支持,促进本职工作。十多年来,我在做好本职工作地同时,不仅撰写了大量的议政调研报告、提案、论坛稿和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了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连续两次登上全市公民道德论坛作大会发言,还学习政协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不少研究文章各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奖。所以,政协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不仅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键是真正树立知识分子的参政报国和岗位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挤出时间多学习,多奉献,既不能因本职工作忙忽视委员履职,也不应忙于委员履职耽误本职工作。

    (此文获得民进中央“多党合作  共铸辉煌——纪念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理论征文三等奖,民进安徽省委2008——2012年度全省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