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同舟共济创伟业 薪火相传向未来 浏览:4491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3/08/26 【字号

朱茂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60年。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这一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以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以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以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以便更广泛更牢固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各社会阶层,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近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身受三座大山重压的中国人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成为掌握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天然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人民寻求解放和中华民族危难关头,天降大任于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团结全国各革命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主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各民主党派,其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有着反帝、爱国、民主的政治要求,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领导核心地位。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参加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执政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198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员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3年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了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2002年中共的十六大以后,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和秩序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回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我深切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在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中得到加强,确保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确方向。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势必会演变成弊端丛生的多党竞争;政治协商势必会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国的政治前途和社会命运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这一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保证人民民主权力的充分行使,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使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她创造了崭新政党的合作关系,创造了崭新的执政形式,创造了崭新的民主实现形式。各民主党派及其所属成员要进一步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这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回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参政议政的切身体会,我深切认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是真心实意和真诚无私的。共产党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不谋求作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胸襟开开阔,海纳百川,他们并不因为自己是执政党而产生霸气,而能平等待人,把民主党派成员视为自己的战友和同志,乐于与民主党派平等相处,共商国是,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确实能做到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我在职期间,曾任安师大民进支部主委和芜湖市新芜区第五届政协常委,我对我所在单位安师大文学院工作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都被采纳;我在新芜区政协所提出的提案,也大都得到使我满意的处理。退休后,我担任退教协理事兼文体总部长,校关工委委员,文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在工作中,经常与许多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同志接触联系,他们并不因为我不是共产员而歧视我,而是真诚友好地与我相处,支持我的工作,并总是给我以鼓励。2007年我被评为全省退教系统先进个人,2008年我被省民进评为优秀会员,2009年我被评为芜湖市老年学学会优秀会员。我所撰写的有关老年学论文多次获奖。没有我所在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对我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没有广大党员同志对我的帮助,我不能有什么作为。
 
    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相适应、需要完善的方面。从民主党派方面来说,作为参政党,要想很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关键是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当前不少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对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政党意识不强;组织活动开展不力,政党色彩不浓;成员素质不齐,参政党的进步性难以体现。这严重影响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应该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同舟共济创伟业,薪火相传向未来。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促进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就一定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此文获得民进中央“多党合作  共铸辉煌——纪念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理论征文二等奖,民进安徽省委2008——2012年度全省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