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蚌埠市委 魏曼玲
为期一周的省市民主党派负责人培训班,我们主要学习了“两论”、“两史”和“一心”,即统一战线理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民主党派史、多党合作史和“同心”思想理论价值和实践要求;相识了来自全省民主党派的新朋友,领略了他们的风采,见识了他们的卓越,感受了大家的友谊;更体会了省委统战部、省社院领导的重视和用心良苦,安排的学习内容科学充实,把宏观与微观、当前和未来、现实与远景、经济社会与政治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邀请的专家教授,不仅理论扎实、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思辩犀利,内容和范围对现有的知识和理论框架有大胆突破,促人警醒。讲课精彩生动,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鲜活的实践举例。既给学员以精神上的满足,又保证了学习的高度和前瞻性,从而在理论上保持了先进性。
通过学习,自己的理论知识、思想觉悟和人生价值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还有了一些浅显的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五点体会
第一,提高了对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生和确立已经经历了严峻的历史考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方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领导核心,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注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才能有效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并在最大程度上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群体利益,更加密切党与广大党外人士的关系。
第二,全面理解中共中央[2012]4号文件所蕴含和体现的基本精神。
中共中央[2012]4号文件,是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下发的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文件,是中央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必然结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客观要求;领会《意见》精神,基点是充分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核心是培养一支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这对作为党外代表人士一部分的省市民主党派负责人,既是极大鼓舞,更是鞭策、责任和更高要求。4号文件是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助推器”。
第三,深刻认识了“同心”思想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和根本要求。
“同心”思想孕育于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历程,升华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同心”思想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和根本要求,突出强调理想信念上的共识、道路方向上的一致、具体实践上的协力。“同心”思想是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指路牌”。
第四,新时期新形势要求民主党派干部担负起重要的政治责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执政党的目标和任务,也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的神圣使命。民主党派领导要牢记参政党的宗旨,努力带领党派成员积极担负起新时期新阶段参政党的五个政治责任:一是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责任,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自觉为执政党治国理政排忧解难;二是高举旗帜的责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服务大局的责任,把参政党的工作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在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上与执政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相统一、相协调,真正做到围绕中心定位,服务大局尽职;四是团结合作的责任,把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寓于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之中,使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各民主党派的共识,变为共同奋斗的自觉行动,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促崛起的生动局面和强大合力;五是教育引导责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政治引导,使党派成员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稳定。
第五,新期新形势要求参政党必须增强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感。
民主党派是中共的亲密友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政治力量。民主党派要自觉服从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与共产党结成政治联盟,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功能和作用,并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上述目的,民主党派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就要按照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要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着眼于参政党自身优势的发挥,不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着眼于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巩固,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的理想信念、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做“同心”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和奋力崛起的踊跃参与者,真正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努力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有更多的建树和更大的作为。
二、二点思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应该广泛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应该满怀信心,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在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同时,让中国特色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一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了解、关心、参与、重视中国特色民主建设,而不能片面地认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只是少数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所应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展示出我们的政治制度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2、民主党派干部培训工作应该常态化。民主党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它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实现提供了人才保障。建议实现党外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平台建设。在发挥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可参照中共建立远程教育平台,让党派干部进行菜单式选课学习。另一方面,要强化党派干部培训的广度和频度。建议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大力培养优秀党外人才,真正让我们的统一战线工作后继有人。
面对新的时期、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党派干部责任重大,我们要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工作形式、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把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履行职能的优势;要敢于担当,在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过程中不辱使命,为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尽心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