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六安市金安区副区长、民进六安市筹委会主委张琴
她用责任浇灌着一片欣欣向荣的“同心园”,与60位民进会员参政议政、同心同行,共同推动市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她用爱心描绘了一幅捐资助学的感人画卷,圆了近3000名贫困学子的读书梦想,为贫困的孩子托起明天的太阳。
她用丹心谱写出一曲创优争先的动人乐章,六安民进被民进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分管的卫生、粮食、旅游等工作先后被授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粮食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红色旅游建设先进示范区”、“现代综合服务业示范区”,粮食产业园建设被省政府确立为“金安模式”在全省推广……
在刚刚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表彰大会上,她又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一个个闪光的足迹镌刻着一名人民公仆的奋斗历程,诠释着一名党外人士的博大情怀。她,就是长期工作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一线的巾帼代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副区长、民进六安市筹委会主委、六安市政协常委、安徽省第九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张琴。集多职、多责于一身,但她总是做到恪尽职守,履职尽责。
同心同行 践行核心价值
张琴是民进六安支部的第一名会员,作为六安民进的“种子”植根于皖西大地,十余年如一日,牢记宗旨,不辱使命。
自1999年入会以来,她始终秉承立会为公的理念,严格按照奉献、有为要求,带领全会一班人,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支部自身建设,紧紧围绕工业立市、文化强市等中心工作,履职尽职,认真开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活动,工作局面有了新开拓,工作方式有了新突破,工作业绩有了新提升。
作为党派的负责人,张琴注重带领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水平,引导会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增强会员的“政党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提升会内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她突出党派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抓学习,强自身,在两个支部基础上设立理论研究、宣传,法律援助专门工作小组;聘用高水平有影响力的中共人士作为“民进之友”,借智、借力推进工作,塑造民进整体形象。
她积极探索适应六安民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保障民主集中制的推进落实。经常组织主办民主生活会、谈心会、座谈会,加强对全体会员的监督与考核。充分发挥支部会员多领域的优势,建立参政议政课题调研机制,保证参政议政调研工作能够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建立引导和激励机制,通过树立典型、奖励先进的办法,引导广大会员为参政议政做贡献。与此同时,健全机关工作的各项制度,明确会员职责,切实提高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积极顺应形势需求、任务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2010年,六安民进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其宣传、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受到民进省委多次表彰。
她和民进会员们积极参加党委倡导的各项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和会员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捐款,为灾区人民送去了2.8万元救灾款,在后期的各项捐赠活动中,主动响应民进中央、民进省委和中共市委统战部的号召,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共向灾区捐款6200元,捐书近百册。在特大洪涝灾害时,她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慰问,为特困户送去爱心救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期间,召开专题座谈会,畅谈中国共产党的辉煌成就;在六安民进网站开辟专题栏目,讴歌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积极开展“同心同行”活动,带领会员走进革命根据地接受传统教育,在会内掀起“忆党情、思党恩、跟党行”的热潮。在安徽统一战线实施同心示范工程活动中,她率先承接并提出工作方案。
建言立论 积极参政议政
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张琴心系发展大局,心系人民群众,紧紧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脉络,对经济社会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尽精诚之力。
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她深入分析原因和症结,对发展中出现的难题,她积极寻求破解的途径。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她深入基层,奔波的足迹遍布金安大地。
张琴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用结合,学以致用。2009年,她在浙江绍兴挂职期间,对绍兴的板块经济和发展模式潜心研究,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心得在《皖西日报》和《安徽民进》连版刊发。
树立发掘精品议案提案意识,充分利用人代会、政协会、资政会和六安民进网站等参政议政重要渠道,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每年市、区召开“两会”前,她都要认真组稿,精心组织调研,然后召开专题会议,拟定参政议政要点,积极撰写高质量的议案、提案、建议、意见。几年来,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报告数十篇,其中:《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高效运行,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迈进》为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创新招商理念做了有益探讨;《整合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打造文化精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花为媒,促六安发展》和《提高城市品味、共建和谐家园》等数篇以文化为主题的提案发言,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和谐六安、创建绿色滨水城市,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有益的倡导。
按照民进中央和民进安徽省委会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本着“少而精,专而深,出精品,求实效”的原则,她抓住一些具有方向性、倾向性、苗头性的关键问题,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认真分析筛选课题,组织会员到基层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召开专题会议。几年来,共完成有关推进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优化招商引资、保护母亲河、小城镇规划、促进新农合的高效运行、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等大量调研报告,内容涉及高等教育、文化、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多个方面,形成调研文章20多篇,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为两届省人大代表,几年来她组织撰写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十多篇,多项提案得到国家、省的重视,转化为成果。“江淮分水岭地区治理工程”已纳入省政府常态化扶持,“库区条例”已出台;“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已列入全省民生工程;“老淠河城市防洪工程”已由国债支持,建起了碧波荡漾的城市景观工程;“加大对大别山区的政策扶持”、“皖江示范区建设享受开发区同等政策”等均受到国家、省重视……今年,她又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要求将丰乐河(金安段)纳入国家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的建议》。
勇立潮头 推动科学发展
勇立改革发展的潮头,张琴总是迎难而上,义无反顾,一次又一次踏上“破冰”之旅,用实际行动推动着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2009年,金安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为做好这项惠民工程,张琴本着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综合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落实,确保综合改革顺利推进。面对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工作,她坚持让广大群众得到的实惠不走样,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损,以灵活、务实、高效的执行力来推进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改革。经过艰辛的努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群众满意、医务人员支持、社会反响良好的明显成效。最终金安经验在全省交流,为全面推进“医改”探索出一条新路,金安区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张琴高度重视旅游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景区开发建设,有力推进了金安区旅游业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她经常深入区内各个景点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为推进旅游发展倾力谋划、破解难题。2008到2010年,她率领一班人优质完成了旅游业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全区累计完成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项目68个,总投资6.3亿元。她立足区情科学定位,在全市九大红色旅游精品区建设中,率先提出了把旅游建设与挖掘、保护资源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的新理念。在她的发展思路引领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张家店战役纪念馆在全市县级红色旅游项目中第一个完成,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在景区创A工作中,顺利实现了东石笋创4A,大华山创3A的目标,特别是东石笋创4A的成功,实现了金安旅游4A“零”的突破。
围绕提高粮食产量,张琴积极探索适合区情的粮食发展新路子,坚持以粮食购销为龙头,向深加工转换,做强粮食产业,指导跳出粮食谋发展,为建设粮食、旅游、禽类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呕心沥血。她指导、帮助、协调天业集团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机制创新和集约化管理,积极探索粮食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保持了粮食工作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率先在全省完成粮食产业园建设任务,粮食产业园也因此得到国家农发行、国家粮食局以及省、市、区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针对商贸现状,张琴科学制定“抓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几年来,她所分管的商贸系统能改尽改,改一个活一个,显现勃勃生机。在“十一五”期间,她突出主城区优势,提出建设打造现代综合服务示范区,科学编制“商贸发展规划”、“现代物流规划”,目前已被确立为市现代综合服务示范区。她积极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促进内外贸的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家电下乡,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
肝胆相照 共创美好未来
作为一名党外干部,张琴有着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坦荡胸怀与高度负责精神,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竭心尽力的高尚风范。
她始终和党站在一个立场上思考问题,和党同心同德,诚心诚意,鼎力相助。她把才智心血投入到与党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历程中,不断谱写出人生新的乐章。
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张琴总是挺身而出,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找对策,解难题,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多少次,她身处医患纠纷的现场,积极调处,化解矛盾。多少次,她置身情绪激动的上访群众之中,与群众共饮共食,交流谈心,排忧解难。多少次,她直面聚众堵路的职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创业中的困难。多少次,她带案下访,满杯深情地与群众促膝谈心,用真心和真情化解症结,使党委、政府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她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联系群众,牢记宗旨意识,不重形式,不图虚名,但求实效,自觉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她分管的商贸、物资、外贸等部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干部、职工人心涣散,群体性上访事件屡有发生,加之企业改革、改制后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而且许多问题无明确政策界定和法律依据。面对棘手的问题,她从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深入细致地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力争做到反映问题有答复,解决问题不留后遗症。她指导物价、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转变职能,加强监管,做好服务,任期内从未发生一起生产、经营及食品安全重大责任事故。
大爱无语 谱写和谐篇章
身为在区政府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张琴忠诚事业、淡泊名利,坦然面对仕途的升迁,荣辱不惊。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上,她把满腔的热情都献给了广大群众。
2008年冬,年仅22岁的金安区马头镇女孩江仁辛患上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疾病,花一般年纪的小女孩只能靠血液透析勉强维持生命,至少30万元的治疗费用让月收入不到700元的江家人一筹莫展。得知江仁辛的不幸遭遇,张琴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联系医院方面为她安排了最好的专家、最好的病房,适当减免了部分治疗费用。并亲率财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和单位前去看望,先后送上2万余元的慰问金,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安排新闻单位进行采访报道,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捐助。病魔无情人有情,在大家的关爱下,江仁辛及时得到了救治。
她心系寒门学子,争取捐助建希望小学16座,救助贫困孩子、女童近3000名,联合民进会员资助21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她关注弱势群体,积极组织法律界会员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处理的土地补偿、城市拆迁、工商事故等诉讼上百宗,免费代理事故纠纷和劳动纠纷数十起,受益群众几百人。
她关爱留守儿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关爱工作,尽一切所能,让广大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社区未成年人校外辅导老师帮扶工作,乡镇 “流动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中小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都凝聚着张琴的心血。今年“六一”儿童节,她联系有关部门将一台反映关爱留守儿童的大型儿童剧《永不凋谢的花朵》奉献给留守儿童、老师和群众……
她关心五保老人,协调有关单位为农村五保之家送去了28台彩电,开通了数字电视。多次邀请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专家下乡开展义诊,免费为乡镇医院送去了近万元药品。
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这是张琴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体现了一个党派干部肝胆相照,心系百姓的公仆本色,体现一个行政干部奋力拼搏的蓬勃朝气、勇创一流的昂扬锐气和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民进六安市筹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