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马鞍山市委 朱观明 夏 琼
当前,各民主党派都在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共各级党委统战部也主动加以指导和协助。这里就这项活动的必要性和长效机制,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政治交接学教活动的必要性
(一)这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的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就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而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都已明确写进了我国的宪法。其《总纲》第五条还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民主党派成员首先要增强宪法意识,切实维护宪法尊严,坚持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二)这是各民主党派贯彻执行本党派章程的需要。各民主党派章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并进一步规定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本党派的优良传统加以继承发扬。中发[2005]5号文件第6条也明确:“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承认、接受本党派的章程,并以之指导自己的政治实践活动,是加入民主党派的先决条件。各民主党派有必要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以深入学习实践本党派章程,为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目标而努力。
(三)这是新形势下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需要。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国内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民主党派成员数量不断增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新成员年轻化、文化层次高、思维活跃、有参政议政热情,但普遍对党派的历史、传统和多党合作以及统战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党派成员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在增强,部分成员在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如民营经济等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对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产生影响,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各民主党派迫切需要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四)这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2006-2007年,民主党派市级组织、省级组织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先后完成换届工作,同时,一些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也在陆续换届。换届完成了组织上的交接,一批新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有的从纯粹的业务干部、科研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事全新的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领导工作,他们对于新时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定位,对于政党政治,对于中国民主党派的前进方向,对于政党以及参政党的工作规律等等,不够熟悉,在领导党派工作上存在难度,这必然会影响到参政党职能的履行,影响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行动上的自觉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非常有必要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二、关于政治交接学教活动的长效机制
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应当着眼于它的长效性和实效性,而不应当是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或者仅仅当作任务去完成。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也一样,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它的实效性。
(一)思想建设:始终坚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个必须”。我国民主党派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将来怎么样,能否与时俱进,能否对得起我们的人民,能否共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宏伟事业的重任,最关键的是就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是思想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各民主党派要有计划地、经常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教育好成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体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始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须始终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的坚定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团结合作中形成的重要政治准则。
在宣传工作上,要坚持“内外兼顾”的工作机制。宣传工作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塑造形象的主要手段。它对内担负着向本党派成员进行宣传教育的功能,对外担负着向社会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本党派工作及其先进人物的职责。其目的是扩大民主党派在社会上的影响,展示良好形象,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在宣传工作上,要建立内部工作机制,办好各宣传载体;要建立外部联络机制,不仅要用好各种新闻媒体,还要在组织外出调研、社会服务、发展新成员外调等活动中广为宣传。
(二)组织建设:将政治交接贯穿于各工作环节
要切实加强组织原则建设。要真正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保持政治上的一致性,坚定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从而使本党派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保证本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工作和活动。同时正确处理本党派内部的各种关系,使内部的政治生活正常化、秩序化,达到团结和统一的目的,增强凝聚力。
要以各级领导班子为重点。做工作有个方法论的问题,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常用做法。各级领导班子是民主党派的中坚力量,他们起着领头、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要始终抓住这些中坚力量,深入学习中共中央两个五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立场坚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较高水平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着眼于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巩固,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着眼于自身优势的发挥,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要健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能够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能适应参政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各民主党派实现政治交接和新老交替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一要加强领导,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性任务予以落实;二要扩大视野,广开进贤之路,优化后备干部民主选拔机制,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三要加强培训和锻炼,提高后备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四要备用结合,优胜劣汰,实现后备干部动态管理。
(三)制度建设:寓制度建设于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将政治交接学教活动的成果制度化。制度建设是自身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是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党派工作的成果有待于升华和提高,如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议事程序,加强领导班子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参政议政工作的意见,具有导向作用的奖励规范,等等,将其概括提炼,并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上升为本党派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政治交接学习教育的活动成果在制度层面得以体现。
在推进政治交接活动中,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党派工作研讨机制。民主党派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也不例外。但怎样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需要我们建立相关工作研讨机制。比如,当前市级组织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如何开展述职考核?如何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与思想建设相结合?民进的各级组织是否应借鉴学习中国共产党管理党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如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地方服从中央),搞好各级组织管理工作,怎样借鉴?基层组织怎样处理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