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一篇社情民意信息背后的故事 浏览:1551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5/10 【字号

    岁月匆匆,不经意间我加入民进组织已20余年了,回首人生路,感慨良多,16年前我撰写的一篇关于基层意识形态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背后发生的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仍历历在目,深受教育和启迪。

    我青年时期在淮河岸边的一所乡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得到班级学生的信赖。2004年6月一天,有位学生向我反应所在地基层某方面意识形态的问题,我十分震惊,经过了解和初步调查,我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一篇关于基层意识形态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我深知此篇信息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以及可能给我个人带来处境,但是作为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民进组织中的一员,“跟着共产党走,在正道上行”,坚定不移地拥护共产党领导、维护共产党领导是我人生坚定的信仰。信息稿件报送民进市委,很快得到了采纳,市有关部门层报后,引起了时任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亲笔批示,省相关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全省县市,文中所列的问题,基层政府迅速整改,强力推进。信息所反映的问题,也引起新华社安徽分社的关注,派出三名记者对我个人进行采访。彼时,这篇信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仍下一个石子,激起复杂的浪花。一时间,来自家人的埋怨和社会等方面的误解,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超出所料,让我无所适从。支部主委李君同志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及时向民进市委反应,市委会办公室满铭珊主任(现任民进市委驻会副主委、秘书长),非常关心当时我的处境,立即与市相关部门联系沟通,说明情况,我得到了市委会和有市区关方面的领导的关心与帮助,减轻了思想负担和压力。在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我讲述了此篇信息形成的过程,同时建言电视新闻媒体应重视宣传工作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在黄金时间多播放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剧,培养少年儿童爱党爱国情怀,代群记者对此给予了肯定,他当着对陪同采访的区、校领导面,对我进行了一番褒扬,并把自己的明信片当众送于我,表示有什么困难和问题直接向他反映。代记者真诚关心和热情鼓励,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通过此篇信息,我感受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起到的作用,感悟到参政议政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民进组织和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关注基层社会的动态,积极反应群众的呼声,截至目前撰写10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被民进市委和省、市、区政协采用,有多篇信息被省市领导亲笔批示,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自己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发现现实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思考、探求,进而转化成调研报告或参政党理论研究文章,多篇参政党理论研究文章获省、市统战部参政党理论研究成果奖。2006年我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治方位的问题研究》的作者,进京参加民进中央统战理论研讨会,会议期间我十分荣幸得到了许嘉璐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深受鼓舞。2020年获区政协通报表彰,多次被评为区政协优秀委员、市政协社情民意先进个人、民进淮南市委参政议政突出贡献奖、省民进参政议政暨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省民进统战理论研究先进个人和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等。在民进组织和统战部门关心和培养下,我担任民进省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会理事,民进省委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

    当人生某个特殊阶段的经历转化为一段心路历程,再次拾起时,心里总会涌起着许多感动。回首往昔,一篇社情民意信息背后发生的故事,促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使我的人生朝着阳光的方向一路前行;面向未来,“跟着共产党走,在正道上行”是我人生始终不渝的信条,更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王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