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世界级最佳旅游目的地 浏览:6780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发布时间:2020/01/19 【字号

    自2003年黄山市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的首批成员以来,我省与沪苏浙旅游合作逐步深化,目前初步形成了互为客源地、中转地、目的地的格局。但相比沪苏浙,我省文旅产业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1.区域规模化和产业实力不足。2018年,苏、浙的旅游总收入分列全国第2、第5位,我省名列第13位。上海面积小,旅游总收入不及安徽,但是都市旅游、购物、会展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获评2018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第1名。
 
    2.产业融合和商品差异化不足。我省旅游经济仍然带有明显粗放型增长特点,门票占据收入主导地位,购物、娱乐等贡献度小。2018年安徽入境和国内游客总量均高于浙江,收入却比浙江少2700多万元。2018年国内游客在沪、苏的人均消费是安徽的1.35、1.6倍。
 
    3.旅游服务和业态培育存在不足。我省旅游产业融合开发、业态培育和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短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未能转化为体现徽文化特色、具有竞争力和代表性的文旅产品。存在一流资源、二流产业、三流服务现象,大众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新型旅游供给体系亟待构建。
 
    抢抓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机遇,将我省丰厚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和聚集长三角要素资源,对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一)着力搭建“金四角”,建立长三角文旅合作平台
 
    搭建上海-南京-杭州-黄山的长三角国际旅游“金四角”合作平台,推进规划对接、产业互融、产品互促、市场共推、客源互送、品牌共建。依托江南文化的共通性及文化生态资源的富集性,深挖江南文化意蕴和生态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共同讲好“江南文化”故事。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提升“名城、名湖、名江、名山”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加强与文旅部、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组织合作,共同提升海外旅游推介与营销。建立长三角旅游信息共享平台与发布机制,激活和升级长旅“朋友圈”,共建监控长三角旅游服务全媒体平台。举办长三角旅游发展国际论坛。
 
    (二)着力打造“四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旗舰产品
 
   一是改善空间供给布局,优化游憩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客共享、居旅相宜的生活品质之城,打造亲和好客的目的地城市品牌。二是依托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等名山、徽州名村名镇名街区、黄梅戏等演艺品牌,以及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九华山浴佛节等节庆,打造魅力独特的文化品牌。三是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休闲、养生、养老、商务、修学等新业态基地,如齐云山养身徒步大会、黟县山地车节、太平湖运动休闲小镇、新安江龙舟赛、乡村旅游慢养民宿等,打造定位精准的康养休闲品牌。四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创意、科技等合作,通过“旅游+创意”、“旅游+科技”、“旅游+养生”、“旅游+演艺”等新业态,突出旅游产品地域和文化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产品品牌。
 
    (三)着力推进“三化”,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是建立旅游演艺项目IP、景区IP、企业IP和目的地IP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吸纳并创造新产业要素,带动文化创意、户外运动、健康养生、休闲农业以及商贸会展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适时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园,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化。二是按照“搭建大平台、推进大合作、共创大品牌”的思路,突破地域和空间限制,构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营销体系,联合举办特色节庆、大型赛事、国际旅行商考察、房车巡游等系列活动,推进营销产品一体化。三是建立长三角旅行社联盟和景区联盟,搭建旅游企业和人才沟通、交流与合作平台,优化游客“零距离”换乘体系,加快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推行黄山旅游地全面服务质量管理,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运行服务体系,推进接待服务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