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长期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控对策建议 浏览:16780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发布时间:2017/02/04 【字号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近4000万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在我省广大农区得到了推广普及。秸秆还田不但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保护环境,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在多熟种植制度下,长期大量农作物秸秆还田致使农田生态小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土传病害发生危害加重,一些次要虫害上升为主要害虫,暴发危害,新虫害加重危害。必须充分认识新的耕作制度下病虫害发生的新情况,加强科学防控,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一、长期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一)农田病虫源基数越来越大,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近年来,大量作物秸秆连年还田对我省农田土壤微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秸秆中的病原菌和虫卵等在田间逐年积累,已导致作物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危害加重、根部病害加剧发生。在淮北旱作区,近年来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呈逐年加重态势;在水稻产区,秸秆还田为二化螟、大螟等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稻田害虫的为害程度。连续多年的秸秆还田,病菌积累菌源量充足,加上气候条件有利,小麦赤霉病在我省流行程度渐趋严重,并打破了南北界限,不仅沿江、江淮地区病情严重,淮北麦区也受到较大程度的危害,为历史所罕见。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不仅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而且严重影响质量。有的麦田赤霉病发生严重,毒素甚高,麦田没收割价值;有的产区小麦籽粒达不到国家托市收购标准,导致农民“卖粮”和粮库“收粮”两难。
    (二)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新发虫害开始危害作物生产
    2000年以前,小麦纹枯病是一种次要病害,发生危害轻,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目前该病连年呈重发态势;小麦全蚀病在我省一般是零星发生,发生危害较轻,随着全蚀病菌源量增大,小麦全蚀病在田间蔓延扩散,致使发生面积增加,发生程度加重。在玉米病害方面,土传病害如玉米褐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纹枯病和苗枯病等加重。蜗牛在农田中一般发生很轻,对农作物基本不造成危害,但2010年以后,尤其是近两年,发生面积增加,危害程度加重,在玉米、大豆、花生田的发生危害面积逐年增加。二点委夜蛾是小麦秸秆还田、玉米贴茬播种引发的典型生态性新发害虫,2005年首次在河北省发现,2011年在我省首次被发现,其幼虫在麦秸覆盖下,咬食或钻蛀玉米幼苗基部使幼苗致死。该虫暴发性为害,适生范围广、为害速度快、幼虫防治难度大、产量损失重,在我省的发生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二、长期秸秆还田后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对策建议
    为切实提高新的耕作制度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减少作物产量损失,保障品质安全,实现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的持续有效监测治理,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控制虫害基数和病害初次侵染源
    完善秸秆还田补贴政策,鼓励成立从事秸秆粉碎还田及机械深耕、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统一作业标准和质量,推进规模化作业。落实农机农艺结合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规范,严禁秸秆还田不彻底、还田秸秆长度严重超标、秸秆还田后未深耕及旋耕后未镇压等现象,将农作物秸秆翻埋土壤中,降低土壤浅层病原菌源量及田间表层的秸秆量,减少虫害和菌源基数,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程度。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提升科学防控水平
    通过技术方法统一、集中连片推进的方式,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合理混配拌种,提高拌种或包衣对种传与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及部分苗期病虫的防治效果;加强病虫害长期田间监测与发生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推广选择使用对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利用害虫的趋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或性激素诱杀等,减少雌虫产卵量,压低虫源基数。
    (三)新的耕作制度下,防治新发病虫害科研工作须提速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田作物普遍推广了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新的耕作制度,病虫源积累导致危害从量变到质变,并易诱发新的重大病虫害。随着新耕作制度的推广应用,农田病虫害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工作急需同步跟进。建议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专家进行协作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新发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研究监测技术和科学的防治方法,为今后长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从根本上解决新发病虫的危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四)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工作
    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网络建设,完善监测网点管理制度,形成准确快速的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地方标准开展监测工作,坚持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突出抓好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主要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特别是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以及突发(新发)性病虫的监测预警工作。掌握不同生态区域各个时期的病虫发生特点,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变化的新动向,及时准确发布中、短期病虫预报,正确提出分类指导意见,为政府领导决策和农民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