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浏览:20822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08/14 【字号

 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马露  
 
    新村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快新村规划建设,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亳州作为我省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在新村规划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下面,结合亳州情况,谈谈新村规划建设问题: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从2006年开始,我省按照“科学规划、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试点。
    一是规划先行,规范建设。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意见,筹措资金,分期分批推进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亳州市已完成镇规划43个、行政村规划363个,正在规划的镇27个、行政村447个;今年有望完成所有镇总体规划和90%以上的村建设规划。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落实规划,确保新村建设规范有序。
    二是典型示范,逐步推进。通过土地置换,将居住分散、占地多、交通不便的几个自然村搬迁合并,建成了一批新村建设示范村。一方面,节约了大量土地,如利辛县五里村、谯城区刘楼村、涡阳县信湖村新村建设用地分别为200亩、369亩和126亩,比原来分别减少220亩、316亩和84亩;另一方面,还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这些新村不仅道路、通讯、自来水、排水、绿化、公厕等基础设施完备,而且建有为民服务代理室、计生服务室、卫生室、文化阅览室、体育健身所等公益配套设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机制,创新思路。积极推行由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五老理事会”议事制度,凡涉及农村新村建设、土地调整等民情民事问题,都由“五老”理事会协助解决,由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在以树换路筹集资金,以地换地解决土地调整难题,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制定严格的考评、督查、奖惩制度等方面,也都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地采取设立专门网站、开辟宣传栏、召开现场会、印发宣传标语等形式,及时发布有关政策和信息,解答群众的意见和问题,介绍土地复垦、置换和流转情况,展示新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多角度、宽视野宣传报道新村规划建设的动态,为新村规划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关系不顺、人员缺位。新农村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强有力地组织和协调。从目前来看,人员多属于抽调借用,人心不稳、工作注意力难以集中,存在工作缺位问题。比如农村违规建房问题,设在农业部门的新农办无权查处,土地和建设部门工作重心在城市,农村地区是监管“盲区”,镇村干部往往又碍于情面,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新村建设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规划滞后与群众建房需求矛盾突出。这一问题在欠发达的皖北地区尤为突出。一方面,新村规划建设刚刚破题,工作相对滞后。以谯城区为例,目前,村庄建设规划仅完成了34个中心村,与全区210中心村、50集镇社区的规划目标相差甚远。另一方面,随着致富农民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建新房需求强烈,尤其是青年农民结婚普遍要求建新房。由于多数村庄规划尚未完成,农民违规建房现象屡禁不止。新建楼房投资一般都在7、8万元,将来再规划建设,代价很大。
    (三)政策理解不够深。不少地区对新村建设、土地置换、出让指标空间上并列存在,时间上相继转化的内涵,关系把握不准,相互衔接不够,对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关系把握不当,“四自”方针执行还不彻底,“堵”与“疏”关系结合不紧密。一些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土地置换、复垦中蕴藏的巨大效益,在工作中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四)对困难估计不足。在新村建设中,部分地区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考虑不够,群众工作做得不扎实、不细致、不深入,导致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对于农村违法建房等问题,由于涉及农户多,违规建房拆除难,不少干部显得束手无策。对于旧村改造复垦土地,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集中连片,通过村村之间多次滚动置换,涉及土地级差、户户调整等多方面问题,使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
    三、几点建议
    (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联动机制。目前,各级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办事机构大多属于临时机构,既要要打破框框,真正把新农村机构充实起来,人员落实下来,又要充分调动乡镇和村级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优惠政策、规划理念和实际效果,广泛向群众宣传,尤其要结合新村建设中的典型示范,大力宣传新村建设为农民带来的实惠,使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新村建设上来,真正做到政府指导,基层落实,上下联动,和谐共进。
    (二)强化规划意识,加速新村建设。一要统筹安排,加快规划进度。加强协调规划设计力量,力争多个规划设计部门参加,提高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档次,尽快高标准完成全部乡镇和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二要加快报批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规划一个,审批一个,建设一个。三要整合民生工程资源,放大政策效应,优先安排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村卫生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改厕等民生工程类项目向新村集中。
    (三)灵活运用政策,抓好置换复垦。从谯城区新村规划情况看,完成全区210中心村、50集镇社区建设,可直接节约耕地26万多亩。以此推断,通过新村规划建设,亳州市可节约耕地近80万亩,这其中带来的直接和潜在效益无法估量。这项工作对于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解决我省经济建设中土地制约和新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等问题,都极具重要意义。当务之急,首先要围绕新村规划建设,摸清家底,掌握实情,加快土地置换组卷工作;其次,要加快复垦进度,确保复垦质量,推进新村建设、置换组卷、土地复垦同步进行、同步实施。
    (四)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益。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要积极引导农民将复垦土地整体出租给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或者以土地入股走公司化道路、建立农村合作社等途径,推进优质粮食、中药材、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农民既能以土地使用权获得定期租金或分红,又能在自己土地上打工,实现“等量土地双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