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提升合肥都市圈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浏览:1355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发布时间:2022/01/28 【字号

    合肥都市圈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规划领导下,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协调推进机制、编制合肥经济圈发展规划、协力推进区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产业发展融合等多项举措,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道为轴线的放射状产业基地,释放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创新潜力,也支撑合肥都市圈GDP的高速增长。2020年,合肥都市圈实现生产总值24499.9亿元、财政收入34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0.7亿元,分别占全省63.3%、61.4%和60.7%,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彰显。不过,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相比,当前的合肥都市圈整体实力还较弱,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的58.7%、73.6%,圈内各地市的产业合作仍存在进一步磨合空间。

    (一)圈内合作呈“单向”性。地方政府注重完善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市长协调会调度推进、牵头部门具体落实、市县共同配合的联动运行机制,建立了合肥都市圈党政领导高层会商制度与合肥都市圈常务副市长协调会制度,初步形成一个以合肥为中心向芜湖、六安等地辐射的运行机制,但因各地市间没有寻找彼此间合作对接点,缺乏互促互进与互联互通,区域内部发展不和谐,凝聚力不足。据实地调查表明,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有关部门表示,目前都市圈合作方向及内容仅仅停留在合肥“单向需求”,其他地市处于“被需求”的被动配合。

    (二)圈内除合肥以外各市县产业同质化。在产业合作方面,都市圈内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配套协作正逐步深化。不过,随着科技和人才不再是一个地区的专利,技术优势的差距不断缩小,各市县基于本地优势与资源,争先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导致产业发展同构同质化,很多地市产业园的在建及招商项目集中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导致合肥都市圈产业链竞争力提升缓慢。

    (三)圈内产业创新能力弱。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在合肥都市圈的产业园中,除了少部分产业拥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绝大部分产业是“两头在外”,即研发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部门在园区企业以外,园区企业更像是“加工车间”。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合肥都市圈内的联动发展机制不健全、各项制度的改革创新不到位。

    为此,建议:

    (一)建立健全都市圈联动发展机制。构建以合肥为中心引领其他城市合作共建、联动发展机制,即不仅要体现合肥市的中心城市引领作用,而且要注重其他城市融入圈内发展诉求,真正实现共建、联动与合作。

    (二)创新都市圈发展理念,协调各地市产业发展。理顺各市产业发展链条,围绕着都市圈主导产业链,选择具备优势“链长”,积极吸纳圈各地市主要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机构,构建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发布和市场选择,着力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紧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对接产业规划,杜绝同构性、同质化发展,推进开发区、工业园等聚集式发展,形成产业错位发展,壮大园区实体经济,引导圈内产业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合肥大科学中心的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合肥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主要创新指标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科技创新实力的强大为产业的发展和布局打下了雄厚的基础。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因此,要聚焦智能家电、先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围绕高科技产业链关键环节、传统产业链高增值环节,形成共性技术研发圈,共同打造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