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为了爱的奉献 浏览:4491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10/22 【字号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一首歌叫《爱的奉献》,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很喜欢这首歌,也一直努力在用行动奉献着自己的一片爱心。

    大学毕业后我一开始从事的是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并担任班主任,所带班级也在入职第一年就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这一切也得益于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运用使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真正促使我走上专业心理辅导岗位的是班级里的一些孩子,在工作中,我尝试着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收效非常显著,这大大激发了我对心理辅导的兴趣。然而,光有兴趣和情怀还不够,还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运用。当时国内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任何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于是,我在孩子2岁时报考了南师大的教育硕士,在专业选择时,我曾遭到过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英语教师的前景和收入可观,众人向往。而心理健康是小学科,今后在职评晋升上都不占优势,会制约个人的发展空间。但我认为英语教师少我一个影响不大,如果我不去做心理教师,则会耽误很多孩子。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硕士毕业后义我就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专职心理教师。

    在我接手的个案中,有一个案例对我震动很大。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清秀瘦弱的文文,出现在我的咨询室,之前班主任多次和我说过文文的情况,她聪明善良,初一时成绩较好,初二突然下滑,还出现结交社会不良青年的情况。起初文文和我聊的并不多,经过几次交流才慢慢的敞开心扉。原来文文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被父亲的一个朋友数次猥亵,刚开始她对这件事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觉得羞于启齿,更害怕曾因打架坐牢的父亲知道后,一时冲动酿成大错,再次被关进监狱。瘦弱的文文选择了一个人默默承受,心中的委屈和自责无法释怀,也不知道该如何走出困境,于是她便选择了“逃避”,通过“玩”来麻痹自己,而所谓的“玩”就是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听了文文的遭遇我的心如针扎般疼痛,随即着手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并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倾听和陪伴,文文终于走出了阴霾,也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而自己的沉沦和痛苦只是在帮助坏人再次伤害自己。后来她考上了高中,给我写了一封信。信写的很简单,除了感谢的话,她在结尾处说:放下一切,我会带着爱向前走!看到这封信,我为文文的变化和成长感到无比的高兴,更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这些努力是可以改变生命的方向的,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这样,更加坚定了我做心理志愿者服务的信心,我也喜欢上了这样的一种生活。

    2001年,我的心理志愿服务开始走出校园,面向周边地区的青少年群体。我在《马鞍山广播电视报》上开辟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栏目——“裴老师信箱”,为校内外及周边城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就青少年反映的心理问题如自卑、逆反、孤独、厌学心理以及早恋、迷恋网络、追星、考试焦虑、情绪等问题,进行书面解答,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裴老师信箱”的社会影响在一点一点地扩大,我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因为社会的需求也在逐步拓展,家庭教育咨询也成了我的服务内容。2004年,国家关工委下属的家庭教育网站邀请我设立专题咨询栏目“裴老师咨询室”,为广大网友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虽然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没有任何报酬,但我毫不犹豫地承担了下来。到现在,“裴老师咨询室”访问量已达五十多万人次,总帖量三千余篇。咨询的人群中有在校的学生,有已走上社会想重返校园的年轻人,有初为人母的妈妈,还有为错过最佳教育时机而懊悔不已的中年人……对于他们提出的诸如逆反心理、厌学心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问题,我都以爱心和耐心认真解答,赢得了咨询者的一致认可。就这样,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咨询服务,同时也付出了更多的辛劳。

    借助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这2个平台,我的心理志愿者服务更加方便快捷,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就可以答疑解惑。但这些只是我从事心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我还在马鞍山带领着2支队伍活跃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且乐此不疲。

    一支是学生志愿者队伍。2008年9月,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成立了安徽省第一支学生心理志愿者队伍——“萤火虫”心理志愿者服务队。11年来萤火虫志愿者们已先后出动975人次,开展活动64次,为社会无偿服务3548小时。通过这些志愿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培养了青少年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萤火虫”心理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荣获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典型”和“马鞍山市第一届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文明网、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予以报道。

    另一支是教师志愿者队伍。2018年,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我的影响下,马鞍山市的一批心理教师纷纷要求参加公益活动,推举我牵头组织成立了心理专业志愿者讲师团,引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五防安全”项目,针对性侵、校园欺凌、意外伤害等焦点问题,短短一年时间已先后在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开设公益讲座71余场,受众孩子和家长近8000余人,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社区的一致好评,帮助孩子们掌握了生活中面对危险避免伤害的技能。

    为了使志愿服务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常态化,提高工作实效性,我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心灵关爱”项目,先后与当地的人民、花山、瑞北、华城、半山等10个社区社区、21所学校开展的结对服务227次;包括对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农民工子女、空巢老人的专题心理讲座71场;包括街头开展义务咨询410人次;辅导校外未成年人620多人次。2012年2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赴马鞍山调研志愿服务工作,对我负责的“心灵关爱”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

    作为一名志愿服务者,我之所以能坚持走到现在,除了单位、民进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家人是我坚强的后盾。记得那是2014年五月的一天,由于考试季的到来,来咨询的学生特别多,那天我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才回到家,女儿兴冲冲的开了门,还没等我吃完饭,她开始向我倾诉她的困惑,期待着我的回应。也许是太疲惫,我并没有太在意她期盼的目光,随口说一句,“妈妈说了一天的话,太累了,明天我们再聊吧!”“不行。”女儿委屈地嚷道“妈,我还是你亲生吗?就算是预约,也该到我了吧?我也是你的学生……”女儿说着冲进房间用力关上了门。看着女儿愤然离去的背影,我突然语塞了,是啊,我把所有的时间和耐心给了学生,却把所有的疲惫和无助留给了我的亲人,我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吗?我犹豫过,彷徨过,然而一想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家长们期盼的目光,我始终无法停下自己前行的脚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23个月就被送到托班,开始了她的学校生涯,而当她有了困惑和烦恼时,我也不能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我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吗?记得有一次,女儿学校统计留守儿童,女儿放学回家后拿着统计表问我“妈,我算是留守儿童吗?”我愣住了,无以应答,那个时候,孩子的爸爸正在雅安地震灾区做志愿者,而我也正准备前往灾区,看着女儿无助的眼神,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去还是留?一边是责任和担当,一边是亲情的呼唤。我犹豫许久,最终,只能轻轻走过去抱着女儿说了声“对不起”。从那以后,我尽可能挤出时间,参与到女儿的成长中,陪她学习、陪她玩耍,而更多的是带着她一起做公益。好在女儿是懂事的,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一直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中,用行动默默支持着我,今年夏天也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儿童五防安全讲师。

    说到家人的支持,有一次令我难忘的经历,就是我的爱人给我找的“麻烦事”。雅安地震发生后,我的爱人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不久他打来电话,说面对倒塌的房屋、遇难的遗体、受伤的群众,以及潜在的作业危险,耳濡目染,不少救援队员心理出现波动,产生应激障碍反应。现在灾区亟需心理志愿者,考虑到我的专业优势,希望能得到我的支持。刚听到这话,我的内心有些抗拒,做公益总不能做到家都不要了吧,家里老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可当我看到爱人发来的灾区救灾照片时,我动摇了。那一张张坚定而又焦急的脸庞,那一付付有力而不屈服的肩膀。他们是灾区人民的希望,可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我难道不该站出来吗?如果我付出的时间可以换来他们为灾区人民付出更多的时间,我愿意!安顿好家庭之后,我义无反顾的奔赴灾区为救援队的志愿者们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我能够帮助他们的,是让那些参与过一次活动的人参与更多的活动,让参与过多次活动的人做得更好,让志愿者愿意长期、持续地参与。

    20年来,参与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我在真情付出的过程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曾有人对我说,我不需要什么心理咨询,压力大了,狂吃一顿就能搞定。的确,心理工作专业要求高且看不到直接的成效,心理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仍然不受重视。但我坚信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到在我的帮助下人们敞开心扉、忘却烦恼、放下包袱、体验幸福,再多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了。

    今天,我们身处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对明天充满期待。我更加相信,用爱心帮助他人摆脱困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当中,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了爱的奉献,幸福之花就会处处盛开。(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