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田园逐梦 浏览:5727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10/22 【字号


    我是一个出版人,也是一个民进人,因为民进的创立有出版人的贡献,所以我在2013年加入了民进这个大家庭。今天,在这里,我要分享的却是我的扶贫故事。

    我生在科大,长在科大,从小就知道钱学森、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他们不畏艰险、矢志报国的精神在我的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2017年得知学校要派人去金寨扶贫,而那之前我刚编辑出版了介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和他夫人李佩先生的画册,两位先生“只要国家需要,我愿以身许国”的誓言和行动深深感染着我,当时我的心里便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同时也带着一份好奇,经过认真地思考,说服了家人,就报了名。2018年4月,我成为了中国科大驻龙马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担任副队长,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从一流高校科大走到了革命老区金寨——开启了一段与校园生活完全不同的时光。

    刚到村子的时候满眼看到的都是树林和竹林,风景优美,想不通这里为什么会成为贫困村。实际情况是2014年时全村贫困人口超过20%,全村3012人,856户;贫困人口有211户,625人,要知道当时的贫困标准在我看来是非常低的,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我到村子的时候,还有贫困人口104户,218人。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500多个日日夜夜了。在单位时的状态是看书、编书、审稿,现在则是扶贫、看书、写字、支教,还有想家;扶贫工作成了我的生活的重心。

    刚到村子,村民就知道了我的“三不”: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当地饮食重盐、重油,而我从小吃素,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一时间让我很难适应,以前不做饭的我,现在要自己做饭了。

    另外遇到的还有几大困难,首先就是交通,村子很大,50多平方公里,道路艰险,一些地方无路可达,但只要是有贫困户的地方都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自己又不会开车,经常是靠走,感觉这一年半走的路超过了我前半生走过的所有路。其次是狗多,而我从小怕狗,有一次一个人去走访,被四条半人高的大狗给围住了,当时还是很紧张的,现在回想起来也还后怕。再就是停电断水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电就吃不上热饭,没有水就洗不了澡;网络和手机信号在很多地方是没有的,有几次家人有事给我打电话打不通,把他们都急坏了。还有就是蚊虫老鼠太多。

    这些困难都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但其实我在农村扶贫最大的困难是想家,我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也是我们工作队里回家最勤的人,心里是想着每周都回去一趟的,但实际上做不到,有时会遇到各种情况,比如扶贫活动、检查什么的。最长一次大概有三个星期没回家。每次回家我先要去看看父母,他们都80多岁了,看看也让他们安心;要帮爱人做做家务,一直以来辛苦她了;还有就是要带带孩子,儿子11岁了,为了弥补我不在家的缺失,作为一个出版人,我想到一个主意,就是和儿子共同写一本书,我们商量了书的结构和内容,和科大、和龙马村、和科学都有些关系,其实内容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陪他长大。

    去年冬天,大雪封了好几次山,进不来也出不去,一次我给堵在山里两个星期,缺水、断电、没信号,很难熬,为了保暖我把能穿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依然很冷。印象更深的有一次,雪后山路结冰,去走访贫困户时摔了一跤,路上也没有人,一个人躺在地上好几分钟;当时没什么感觉,谁知到了中午感到胸部、锁骨疼痛难当,浑身不舒服;一直也没弄明白,只是摔了一下为什么过了半年才好。

    我从来没有在农村真正待过,也很少离开家人;有时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农村扶贫?”想来有三条理由:第一个就是一直都有退休之后找个农村去支教的想法,正好趁这个机会了了这个心愿,也好将来认真地陪爱人;第二个就是这些年自认为对编辑工作有了些感悟,需要停下来,梳理梳理,“用时间换点空间”;第三个就是作为人生的历练,说不定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领导也问过我,能适应乡村的生活吗?我说,适应是很难的,但坚持是可以做到的;面对这些困难,我确实是一直在坚持,这种坚持会成为我宝贵的人生经历吧。

    驻村之前认为扶贫工作只要努力干就可以了,加强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贫困户搞些特色种植和养殖,多帮着村里卖些农副产品就好了,但实际和最初的设想有很大差距。刚到龙马村的时候,常有人告诉我们:“龙马村要啥有啥。”在我们深入开展扶贫的过程中却发现:“龙马村是‘要啥没啥’,没有产业,没有规模种植,联系了销售渠道却无法持续供货。” 

    现实摆在眼前,单靠村民自己是难以改变贫困局面的,如何通过国家的扶贫政策来帮助龙马村自身具备“造血”功能,产生内生动力是扶贫工作队的主要工作和责任。

    我们经过调研和商讨,确定了帮扶思路:争取资金和项目强化村里交通、水电设施的建设,在产业方面强化茶叶种植,发展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以及小河鱼等的养殖,推进龙马大峡谷、佛顶寨等自然风景的旅游开发,紧密联系学校拓展农产品销售以及进行村民的产业技能培训。最终完成了《龙马村2018-2020年扶贫工作规划》,得到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村民的认可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更是坚定了我扶贫的信心,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争取学校资金20万元,帮助龙马村建设党员活动室。协助并推动学校食堂“面向采购”20万元,学校工会“福利采购”15万元。在校内举办龙马村农副产品展销,共销售各类农副产品40万元;设立公益基金返补贫困户4.2万元;联系学校老师订养龙马村贫困户黑毛猪12头;在龙马村建立了100亩蔬菜生产基地,在燕子河镇医院建设了远程会诊中心,组织省立医院进行两次义诊,等等,等等。2018年经过努力,脱贫80户167人,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6%,完成了国家的第三方评估,村子成功出列。

    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想做好工作就要扬长避短。“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我到村后经常思考如何帮助村里脱贫致富,写了一些文章和方案,积极地建言献策,有探讨扶贫工作的《影响扶贫深度的十个问题》,有关注产业发展的《标准化茶厂项目》,有关注旅游的《龙马村旅游接待项目》,也有关注科技扶贫的《龙马村科技馆项目》,等等。

    前面说过,参加扶贫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圆我一个支教的梦想。虽然成年贫困户的思维我改变不了,但孩子的思想我是可以影响的,我想:教育好了,下一代就不会“贫”了。

    最初是想教高中的学生,因为他们就要面临高考,有机会走出大山了。我想把外面世界的信息和知识带给他们,希望他们走出大山的时候不会太局促和迷失,希望他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拥有一份从容与淡定,希望他们始终能保持“山明水秀”的品格和豁达的心态;希望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记得和一位已经考上大学的山里孩子聊天时,她告诉我,上了大学才发现和城里孩子的差距,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而城里的同学却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大家在一起很难深入交流。

    但是周边没有高中,只有小学,那就教小学吧,可以从更开始的地方影响他们。我利用扶贫的间隙,走到村里的小学、教学点去支教,后来有公交车通到镇上了,就延伸到镇上的小学、初中。我本身的专业是机电工程,做的也是科技类图书的出版,那就教“科学”吧。内容有科技馆、机器人、大自然、宇宙、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突出科普互动和科学素养教育;同时穿插心理健康和传统美德的引导。我问孩子们,“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我是想告诉他们,科学就是不断“证伪”和不断“求真”的过程,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就像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每个人都认为看到了真相,当然也确实是“真相”,但那只是局部;放在更大的时空来看就是不完整的。“科学”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否认那些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暗物质、暗能量;也不能盲目地认为现在掌握的一切在哪里都是适用的。好比生活在水中的鱼,在探索世界的时候是无法理解天空和陆地的,因为它看不到;如果有一天鱼摆脱了水的束缚,世界观将会被颠覆,所有掌握的科学也将被“证伪”。要学会质疑,也要学会相信,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当孩子们跟我说“从来没在听过这么好听的课”时,我的心里是很激动的;当孩子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科技馆”时,我的心里又是很难过的;我暗自许下承诺,要给孩子们带一个“科技展”来。

    今年的5月12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前夕,经过长时间谋划和筹备,我终于促成中国科大110多名师生带着3D打印、机器人、航模、意念头箍等近30个科普项目在燕子河初级中学成功举办了“科技活动展”,周边乡镇1500名左右的孩子和家长参加活动;这次活动也得到了省教育厅的支持,省教宣中心全程参与;民进科大支部和淮南教育二支部也积极参加活动;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相信这次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给了他们一次人生中难忘的经历。给他们种下科学的种子,我们静静地等着它们发芽就好。看着参加活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我深深地感觉到了大山对我们的需要,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教育对扶贫的重要,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活动是成功的,我个人给打了个90分,当地学校老师给我打了120分。现在想来还像是做了个梦,过程非常艰辛,结果一切顺利,我心中只有感谢,谢谢所有支持教育和支持扶贫的人。

    就在这个月初,9月2号,我又促成科大的校友企业在当地小学捐赠了价值17万元的“3D打印与人工智能创客教室”,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接触前沿科技的窗户。

    截至目前,在扶贫之余,我已在三所小学、一所中学、三个教学点支教了80多节课,惠及周边四个村和镇里的中小学生,受益学生3000人次。也有人说过我,支教这件事肯定是有意义的,但效果体现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了,不如做些当下能“出彩”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今日不做,十年二十年之后依然是空。还有人说我,不必搞这么大规模的活动,带几个孩子去合肥参观一下就好了。我认为,基础教育就要体现无差别教育,带谁去,又不带谁去呢?把“科技展”带过来正是最大程度体现教育的普惠性,而且效率也高、影响也大。

    每次见到孩子们,听他们喊“孔老师”,心里就特别的满足,支教是我坚持的动力。有时会想,多年以后是否会在科大的校园里遇到这些教过的学生,真是美好的感觉。有人赞扬老师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而我愿意做一颗“夜空中明亮的星”。

    村里有一个贫困户自小身体残疾,妻子也有残疾,家里还有年近七旬的母亲和一个上小学的女儿;但是他逆境中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勤劳、朴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2018年也光荣脱了贫。就在今年,我们引进公司在村里建设了100亩的四季豆生产基地,种子、肥料由公司提供,销售由公司承包,但是人们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当地种地每亩也就一千多元收入,但他们宁愿打短工也不愿花4个月时间来种菜。我们转变思路,就想到了他,告诉他只需要在干活的时候找人来打短工就好了,还帮他找了一个生产队长作为合伙人,又和公司签订了保底收入每亩5100元的协议,终于说服他承包了40亩,从此开始了从一般农户向大户的转变。引进公司也为村里带来了更科学的管理和技术,豆子的亩产也由之前的不到2000斤,增加到现在的4000斤;这个项目直接带动50名贫困户就业,增收30万元。

    我时常在想,在扶贫中我可以做些什么?“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这才是我们这批帮扶人更应该做的。我曾看过一张图,有两个人在推车,但车轮是方形的,旁边一个人拿着圆轮子让他们换上,但那两人说“我们太忙了,没有时间停下来,我们不需要这个”。扶贫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更加过分,这不正是“智力”不足吗。

    为了“扶智”,我们把村里的党员、能人大户60多人分两次带到科大及周边进行一周的产业培训、开阔他们的眼界,不是指望一次能解决多大问题,而是为了下次我们推广新事物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接受。

    谈一个观点,和自然有关的活动,往往是上游决定下游,比如河道的环境治理,从源头治理才能治本。和人有关的活动,往往是下游决定上游,比如教育,解决教育急功近利这一问题的途径不在教育本身,而在就业;如果就业宽松,而且人们的意识里职业不分贵贱,就可以从容地教书育人了。解决问题总是要全流程来考虑的,只考虑和发展某一方面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而且容易失去平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扶贫,我有了这样的认识:“脱贫靠政策,发展靠产业,持续靠教育,幸福靠文化。”“政策”的关键在“精准”;“产业”的关键是“适合”,在目前农村大量人口外流和基础建设已有了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大多数扶贫干部仍把目光和精力放在政策和产业上的时候,我觉得需要更多关注教育和文化。下一步在完成扶贫工作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会继续“支教”,还会推动《龙马记忆》的资料收集工作,记录下龙马村的村史村情、传统风俗、红色记忆、自然风光,故事传说,争取为龙马村“修个谱”;为乡村旅游添砖加瓦,也为将来留下一份记忆。
平心而论,作为驻村帮扶干部,难免会失去很多,首先就是失去了对家庭的照顾和亲情的培养;其次是失去了专业上的连续提升;还有就是工作圈子和生活圈子发生了重大改变。

    当然,有失也有得,经过这几年中国科大扶贫队在龙马村的帮扶,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稳定实现了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我也得到了村民和孩子们的认可,同时还得到了科大和民进组织的关注与支持。

    龙马村的未来是可期待的,也是未知的,“诗酒田园”是我的梦想,“做夜空中明亮的星”是我现实中可以把握的。既然主动选择来农村扶贫,定当不负岁月年华。

    我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从小就生长在这个村庄里,是不是会比这些需要帮扶的人更聪明?”答案是“不会”,这也就是虽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依然愿意继续帮扶下去的一个原因。

    其实很感动于一段话: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最后借用习主席今年的新年贺词来结束我的故事吧:“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孔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