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应对的建议 浏览:9368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发布时间:2018/09/11 【字号

    美国政府2018年3月8日提出针对中国的“232措施”以及其后两次提出拟征收自中国进口商品1500亿美元的“301”救济措施,从而令中美经贸带来不确定性并蒙上阴影。无论从中美经济关系还是政治关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角度,作为世界经济体量、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经贸关系动态对中国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样也对美国乃至世界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有必要对此次贸易争端进行审慎分析以便正确应对。
 
    一、美方挑起此次贸易争端的动机
 
    美国一直秉持全球战略布局,其处理经济关系首先立足于本国利益,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是否对美形成威胁。当他国GDP总量达到美国60%左右时,美国就会制定针对性政策加以遏制并打击。中国借助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供给侧蓄力。2001年入世实现与世界市场的对接,供需两端有效提升。中国经济体量及在世界的影响稳步扩大,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此次美方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本质在于遏制中国崛起之外,川普政府希望通过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展现个人形象、稳固政治地位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二、美方此次发起贸易争端对中美双方及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
 
    此次美方拟针对中国的征税规模达1500亿美元,涉及对美出口产品聚焦“中国制造2025”。我方提出的反制裁措施则集中于农产品、汽车、飞机等美国重要对中出口产品领域。一旦双方付诸实施,双方产品国际竞争力均将下降。可以预见,相关企业均面临市场份额减少导致呈现经营困难局面。
 
    (一)贸易争端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美国市场历来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一旦美方实施关税,中国企业产品竞争力将大幅下降。美国市场寻求世界他国同类商品进行替代,因而中方企业不得不寻求其他市场。但是由于其他市场需求难以短期内迅速增加,美国市场的损失中短期内无法通过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市场进行弥补。
 
    中美货物贸易逆差长期存在、数额巨大,其本质缘于双方产业结构差异。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及组装产品为主,通过对美出口获取大量美元,但是美国依靠美元中心地位长期占据40%左右结算份额及63%左右投资份额,可以依靠铸币税转移他国财富。中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产品输出到美国,巨额结汇美元又不得不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进行回流,这种商品、货币双循环对中国而言,有利之处在于维持国内经济循环,促进国内就业稳定;不利之处在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美元储备及持有美国国债高居不下不符合储备资产盈利性原则。
 
​    (二)贸易争端对美国的不利影响
 
    需求导向决定了美方对中国商品征税将造成中国企业经营困难,但美国消费者则可以寻求其他国家产品进行替代。美方之所以敢于发起此次贸易争端,原因就在于中国每年对美大量货物出口贸易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导致美国认为形成了威胁,因而美国希望在同等需求下,将该部分贸易产生的利润进行再分配,例如转向购买越南、韩国、欧盟等国产品。但是美方也必须认识到,中国对美的反制裁措施也必将导致美国相关企业降低乃至丧失中国市场,同样面临中国企业的困境。只不过由于其出口到中国的份额相对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份额较少,因而美方面临的压力小于中国。
 
    (三)贸易争端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
 
    细究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在全球价值链当中,中国主要居于价值链底端加工制造环节,上游研发、零部件及模块、下游营销及服务环节多为欧美日发达国家占据。中国对日韩及非洲多为贸易逆差,原因在于中国需要自以上国家进口原料及零部件进行再加工从而生成最终产品进行出口。一旦中国的加工制造环节出现断裂,首当其冲就是日韩、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向中国提供原料及零部件的国家受到冲击,从而影响各国正常经济运转及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三、中方对此次贸易争端的妥善应对策略建议
 
    此次贸易争端缘于经济关系的冲突,隐含双方的政治力量博弈。中国需要在洞察此次贸易争端本质及影响基础之上,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从而妥善应对。
 
    (一)坚持以对话、谈判解决为基础
 
    目前中美双方均处于单方面宣布各自的贸易措施阶段,矛盾尚未处于激化状态。中方应确立通过对话机制、友好协商避免进一步冲突。可以从中国商务部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层面进行磋商,坚持贯彻WTO 规则,获取国际舆情的支持,旗帜鲜明地反对美方不顾WTO原则的单边主义做法。
 
    (二)做好双发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的预期及应对
 
    虽然中方不希望出现中美贸易争端,但是美国全球布局战略、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双方经济力量的变化迫使中国需要全面考虑中美冲突不断升级的上限,包括全面的商品限制、投资限制、金融冲击甚至出现武力对抗的极端局面等等。否则一旦美方一意孤行,中国必须全方位提前做好应对。
 
    (三)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
 
    在美国市场之外,中国力求稳固并开辟新的国际市场,以降低美国市场的影响。重心在于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及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美元影响,努力推动人民币结算石油及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国际结算。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本国市场,避免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四)以产业升级带动国内市场的扩大
 
     进一步稳固并扩大国内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从而降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通过产业升级、着力“中国制造2025”、促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助于中国实现集约式增长,改变要素投入及投资驱动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以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增长引擎,带动国内消费升级。通过国内市场的繁荣,增强本国实体经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冲击能力,才是根本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