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乡村振兴 重点在产业发展 浏览:11204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发布时间:2018/09/11 【字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基数大,乡村发展欠账多,环境设施、产业发展、乡村空心化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乡村振兴的任务十分繁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现乡村振兴,基础在产业,重点和难点也在产业。
 
    一、我省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
 
    1. 产业发展不充分。整体上看,我省乡村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方式粗放,传统“种养加”占主体地位,且多数规模小且分散,不论是大宗粮油,还是禽、果、蔬、茶、药、林特等特色产业,都缺少有辐射力的产业“巨人”。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发展不足。2016年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3.7万亿元,我省不到1万亿元,且增速低于湘、黔、宁、云等中西部省份。
 
    2. 主体带动作用不足。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不到5000家,超50亿元的仅有3家。2017年,我省省级以上示范主体不到1500家,多数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带动作用不强。
 
    3. 小农户和大市场衔接不紧。农产品知名品牌少,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生产经营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低,加之技术、气候和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抗风险能力弱,出现“价低”和“卖难”问题。
 
    4. 支持政策统筹不够。政策落地效果不理想,如融资贷款难,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生产性设施用地难等。
 
    二、加快我省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是做大做优“一村一(多)品”。聚焦《安徽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的“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重点专项,加大市县乡统筹联动,加强规划、资金、政策和关键技术人才的对接,推进项目落企、落村、落户,培育壮大特色“种养加”“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提升乡村产业规模和覆盖率,带动农民“种对、养对、卖好”。二是做强“名特专精”。立足《方案》中的五大产业工程和区域布局,围绕粮油、畜禽、果蔬、水产品、中药材、茶叶、林特产品等7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强化规划和资金、政策带动,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工程和农特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优势产业聚集集群,做强“名特专精”。
 
    2. 着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目前乡村绝大多数生产主体是分散的小农户,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是重中之重。一是把引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通过示范评定、项目安排、用地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促进主体做大做强,带动小农户发展和乡村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延伸。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构建“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的经营模式,“政府+金融+保险+主体”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股金+租金+薪金”利益共享机制,扎紧农户、基地、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主体之间的联结纽带,形成大小主体相联,产业协同、集约集聚、抱团闯市场的经营体系,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和活力。
 
    3. 着力推进“三产”融合。一是加强科技、加工、营销、仓储、物流等多位一体的合作服务,重点培育农工、农商、农旅合作联盟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二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我省刚刚推出了“研修安徽”十佳旅游精品路线,下一步应围绕这些精品路线,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休闲体验、康养基地、主题小镇、优质民宿等旅游精品。三是打造“绿色皖农”品牌。以大宗作物、特色产品为重点,推进基地、产品、品牌、企业四大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农产品注册商标,推进企业“三品一标”认证,打造特色化、绿色化品牌。
 
    4. 着力创新政策服务。目前要素聚集难、产业结构优化难和市场对接难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建议:一是提升支持政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乡村基础设施、技术应用,产业培育、人才支持和产销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强政策整合和支持力度,强化政策的协同性和组合效应,避免政策碎片化。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开展特色产业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监测和发布,及时提供技术、供需、价格等信息服务。三是积极拓展产销对接平台。大力发展“原产地直供”农产品电商,实施村级电商“五个一”工程(建一个电商服务站、开通一家网上特产店、培养一个电商带头人、建立一张物流网、培育一个地方品牌),推进电商村级全覆盖。充分发挥各类农交会、农展会等平台的展销推介作用,建立拓展区域农展平台,加强宣传和推介,推动我省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5、着力培养人才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和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职业农民。一是大力推进农村人才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解决乡村发展中人才本土化问题。二是完善城市资本、人才、技术下乡兴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建设孵化基地、特色产业园等引导支持能人下乡、返乡创业,引导要素向农村流动,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到农业企业兼职或任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解决“要素”向乡村聚集的问题。